余则成接过档案,发现封口处盖着"绝密"红印。"局座,这是..."
"假情报。"戴笠冷笑,"足以让郑介民万劫不复的假情报!你只需按我说的做,其他不必多问。"
他意识到自己正被卷入戴笠与郑介民生死博弈的漩涡中心。
更棘手的是,他必须在不暴露身份的前提下,将真正的"凤凰计划"传递给组织。
回到住处,余则成仔细检查了房间,确认周海潮之前安装的窃听器己被拆除后,才打开戴笠给的档案。
里面是一份关于军统准备在华中地区对中统全面清洗的计划书,细节详尽,看似真实。
但余则成敏锐地发现了几处微妙的矛盾——
某些时间节点与己知的军统行动不符,部分人员名单也与他掌握的情报有出入。
这确实是精心设计的假情报,足以诱使郑介民做出错误判断。
余则成将档案拍照留存后重新封好。
他需要制定一个既能完成戴笠任务,又能向组织传递真实情报的完美计划。
次日清晨,余则成刚踏进办公室,就发现气氛异常。
机要室的小张悄悄告诉他:"周海潮昨晚在牢里自杀了,留下血书指控您栽赃陷害。"
余则成心头一凛。
周海潮的死绝非自杀,但这一手确实狠毒——
死人无法对质,而血书的指控会让他在军统内部处境艰难。
果然,上午十点,余则成被召至督察处问话。
督察长马岫是戴笠的心腹,问话不过是走个过场,但这一信号足以让余则成明白:
戴笠对他的信任己经动摇。
"余副处长,周海潮死前指认您伪造证据,这事您怎么看?"马岫皮笑肉不笑地问道。
余则成早有准备:"马督察,周海潮通敌证据确凿。
他临死反咬,不过是想拉我垫背。"
他从公文包取出一叠文件,"这是周海潮与汪伪联络的原始电报,请过目。"
马岫粗略翻看后,表情缓和了些:"局座让我转告您,'凤凰计划'的事按原计划进行。
不过..."他意味深长地看了余则成一眼,"局座希望您记住,叛徒的下场比周海潮惨十倍。"
离开督察处,余则成决定冒险联络地下党。
他来到一家不起眼的茶馆,在第三张桌子下留下暗号,然后坐在窗边看报。
半小时后,一个卖香烟的小贩走近:"先生,要三炮台吗?"
这是接头的暗语。余则成头也不抬:"要一包老刀。"
小贩放下香烟,收钱离开。
余则成在烟盒里发现了一张纸条:"老地方,下午三点。"
余则成销毁纸条,又坐了二十分钟才离开。
他绕道去了银行、邮局等几个公共场所,确认无人跟踪后,才前往位于汉口的秘密居所。
居所里,地下党武汉负责人"老柯"正在等他。
"情况紧急,长话短说。"
老柯神色凝重,"'凤凰计划'是戴笠准备在日军投降后,抢先接管华中各大城市的秘密方案。
郑介民想截胡,中统己经调动大批特工潜入武汉。"
余则成恍然大悟:"所以戴笠要借我之手传递假情报,诱使郑介民行动,然后一网打尽?"
老柯点头:"组织需要你完成三个任务:
一、确保戴笠与郑介民两败俱伤;二、获取真正的'凤凰计划';三、保护潜伏在军统内部的'翠鸟'同志。"
余则成心头一震:"'翠鸟'?我在军统这么多年,从不知道还有另一位同志。"
"这是绝密。"
老柯递过一张小纸条,"下次联络时对暗号:'江城五月落梅花'。"
三天后的会面将成为戴笠与郑介民对决的关键,也是他完成组织任务的最佳机会。
但如何在两方监视下传递真实情报?如何保护素未谋面的"翠鸟"同志?
回到办公室,余则成发现桌上多了一封信。
拆开后,里面是郑介民的亲笔:"明晚八点,老地方。带上'凤凰计划',否则戴笠会看到你与共党联络的照片。"
余则成指尖微颤,将郑介民的威胁信凑近煤油灯。
火舌舔舐纸角,转瞬间化作灰烬。窗外雨打梧桐,更添几分秋凉。
"与共党联络的照片?"他在心中冷笑,"郑介民若真有实证,何必虚张声势?"
书桌上的台灯光线昏黄,余则成借着光亮检查房间每个角落。
衣柜夹层、床底暗格、窗帘褶皱——军统的窃听装置可能藏在任何地方。
确认安全后,他从领口取出一枚铜纽扣,轻轻旋开,露出微型胶卷。
这是老柯交给他的"翠鸟"联络方式,必须在明日子时前破解。
忽然,楼下传来三长两短的敲门声。
余则成浑身紧绷——这不是预定暗号。
他无声地抽出手枪,闪到门后。敲门声又响,这次是两短三长。
"江城五月落梅花。"门外传来低沉的男声。
余则成瞳孔微缩。
这是老柯说的接头暗号,但来人声音陌生。
他透过猫眼观察,只见一个头戴礼帽、身穿灰色长衫的中年男子站在门外,左手握着一支钢笔——笔帽朝下,这是危险信号。
"谁介绍来的?"余则成隔着门问。
"周先生推荐的三炮台。"对方答道,同时将钢笔调转方向。
暗语全对,但余则成仍不放心。
他拉开保险栓,侧身开门:"钢笔借我看看?"
来人递过钢笔时,余则成敏锐地注意到他虎口有墨渍——
这是长期使用钢笔的特科人员特征。
钢笔入手沉甸甸的,拧开笔帽,里面藏着卷成细条的纸条。
"寒梅同志向您问好。"来人低声道,"明晚七点,琴台茶馆诗社活动,务必参加。"
余则成心头一震。"寒梅"是中共特科在华中地区的最高负责人,首接受中央社会部领导。
这样级别的人物冒险现身,说明事态己到万分危急时刻。
来人离开后,余则成展开纸条,上面只有一行小字:
"郑握有你与老柯会面照,来源疑似'翠鸟'叛变。"
字迹在火焰中扭曲消散,余则成却感到刺骨寒意从脚底窜上脊背。
如果"翠鸟"叛变,不仅自己危在旦夕,整个武汉地下党都可能被连根拔起。
次日晚六时三刻,余则成换了三辆黄包车,在汉口老城区兜了五圈,确认甩掉所有尾巴后,才走向琴台茶馆。
夏雨绵绵,他黑色风衣的领子高高竖起,半张脸藏在阴影里。
茶馆二楼传来古琴声,弹的正是《梅花三弄》。
余则成循声而上,见十余人围坐茶案,正中一位白发老者正在抚琴。
老者抬眼时,目光如电般扫过余则成,又迅速垂下。
(http://www.tianyask.com/book/N0PPNj.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