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青年科学奖的颁奖典礼在全球瞩目的纽约联合国会议厅举行,会场内座无虚席。
各国科学家、媒体代表以及政界人士齐聚一堂,见证这一年度科学盛事。
然而,当组委会宣布本届“青年科学突破奖”的得主——王铁柱时,全场一片哗然。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位神秘少年并未到场,取而代之的是一道全息投影影像。
银白色的光束勾勒出一个身着校服的少年轮廓,声音清冷却坚定:“感谢评审委员会对我的认可。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年轻人敢于挑战权威,敢于颠覆常识。”
演讲简短却掷地有声,像是某种宣言。
话音落下,现场掌声雷动,闪光灯此起彼伏。
许多在场科学家交换眼神,低声议论纷纷。
“那不是普通的中学生……”一名欧洲物理学家喃喃自语,“这演讲的内容,分明是一种科技哲学的高度凝练。”
坐在前排的约翰·布莱尔脸色阴沉如水,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敲打着座椅扶手,目光紧盯着那道淡去的全息投影。
“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他低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安与愤怒,“必须彻查。这个人背后到底是谁?”
与此同时,在龙国北方某小学教室里,张星瀚正在用平板模拟一组新型磁流体推进系统的数据模型。
他刚完成任务目标后获得的新功能——虚拟实验室共享平台,让他可以调用2050年的超算资源进行高精度模拟,效率比现实世界快了百倍不止。
脑海中传来系统的提示音:
【检测到您己成功领取“青年科学突破奖”】
【奖励发放:星核积分+100,稀有金属矿脉坐标(非洲刚果盆地)】
【新任务发布:研发‘电磁轨道发射系统’原型机】
张星瀚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暗想:“鹰酱应该坐不住了吧。”
而在千里之外的纽约街头,一位身穿风衣的女子正站在酒店阳台,俯瞰着灯火通明的颁奖大厅。
她叫王雪梅,是张星瀚的姐姐,也是一名大学生记者。
此次她陪同母亲出席颁奖会场外围活动,面对蜂拥而至的记者团,她表现得异常冷静。
“请问王女士,您是否认识‘王铁柱’同学?”一名外媒记者率先发问。
“他是我弟弟。”王雪梅坦然回答,“一个普通的小学生,热爱科学,喜欢动手做实验。”
“但他发表了关于微型量子核反应堆的论文,这是不是太不可思议了?”
王雪梅微微一笑:“每个孩子都有梦想,我弟弟的梦想就是用知识改变世界。我们作为家长,只是支持他的兴趣爱好,并没有干预他的研究过程。”
“那你们有没有接受过任何政府资助?”
“没有。”她的语气平稳有力,“他所有的资料和设备都是自己通过网络搜集、拼凑而成的。我相信,只要愿意努力,任何人都能在科技领域做出突破。”
一番话既避开了敏感问题,又将焦点转移到青少年科技创新上,巧妙转移了舆论方向。
夜色渐深,纽约街头霓虹闪烁。
一场由一个小学生的科研成果掀起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白宫,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办公室。
昏黄灯光下,几位高级官员围坐在长桌旁,气氛凝重。
“我们必须承认,对方己经走在我们前面了。”国家安全顾问缓缓开口,“那个‘王铁柱’的论文,己经被多个顶尖实验室证实为真实可行。如果这种技术扩散开来,我们的全球战略优势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
“封锁。”国防部长冷冷吐出两个字,“从源头切断他们的技术获取渠道。”
“技术封锁2.0计划,即刻启动。”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扫视众人,语气不容置疑,“这次,我们要做的不只是限制出口清单……而是要彻底卡住他们的脖子。”
但此时此刻,没有人知道,那位被他们盯上的“小学生”,己经在系统面板上点亮了新的科技树节点——【五代武器分支:电磁轨道炮】。
白宫地下指挥中心,灯火通明。
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约翰·布莱尔坐在长桌尽头,神情凝重。
他面前的屏幕上,正滚动播放着关于“王铁柱”的各项情报报告:一篇匿名论文、一段全息演讲、一张模糊的学生照片……每一份资料都像一根刺,扎进了鹰酱高层的心脏。
“各位。”布莱尔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冷峻,“我们低估了龙国的科研潜力。这个所谓的‘王铁柱’,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危险。”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
国防部长哈罗德冷冷地翻阅着手中文件:“那篇微型量子核反应堆的论文,己经被我们三所顶尖实验室验证过,理论严谨,数据精准。这不是一个普通中学生能写出来的东西。”
“所以,你们认为背后有国家支持?”中央情报局局长皱眉问道。
布莱尔点头:“不排除是国家级别的人才计划产物。但问题是——我们不知道他是谁,也不知道他在哪。”
“不管是谁。”财政部长沉声道,“我们必须立刻行动。从现在起,封锁一切可能与他有关的技术和材料流动。”
“技术封锁2.0计划。”布莱尔目光如刀,“不再只是限制出口清单,而是全面卡脖子。重点目标:高纯度稀有金属、量子材料、先进制造设备。任何可能被用于军工研发的资源,一律列入禁运名单。”
“包括民间科研机构?”
“全部。”
与此同时,在龙国北方某小学附近的废弃工厂内,张星瀚正站在系统界面前,目光扫过最新弹出的提示:
【检测到鹰酱对以下关键资源实施出口管制】
- 高纯度钴(99.999%)
- 稀土元素(钕、镝、钐等)
- 量子级镓基合金
- 超导铌钛合金线材
【触发隐藏任务:资源替代方案研究】
【任务目标:开发可替代进口稀有材料的国产化提取与再利用技术】
张星瀚嘴角一勾,”
他手指轻点,系统界面随之展开:
【科技树分支:材料科学→回收再生→稀有金属闭环提取】
【当前进度:预研阶段】
【所需条件:建立实验室环境,完成样本分析建模】
“鹰酱以为这样就能困住我?”张星瀚低声自语,眼神却愈发冷静,“既然你不给,那我就自己造。”
脑海中浮现出前世的记忆片段——在2050年,他参与主持的“星环计划”,正是以废旧电子元件为原料,通过原子重组技术提炼出超高纯度金属。
而现在,虽然没有完整的设备,但他有系统。
“激活‘稀有金属回收再利用’项目。”
系统光幕一闪,开始自动调用虚拟粒子对撞机进行模拟推演。
张星瀚则打开实验基地的地图,将一间原本用来存放旧零件的地下室标记为新项目的实验区。
“接下来,就是搭建初步处理流程。”
他一边构思工艺路径,一边在脑海中快速构建模型:磁分离、等离子气化、真空蒸馏、纳米筛滤……一系列现代世界尚未普及的技术在他脑中迅速串联成一套完整的循环提取系统。
就在这时,系统再次响起:
【您己完成“稀有金属闭环提取”技术预研】
【是否立即投入实验?】
张星瀚没有犹豫,轻轻吐出两个字:
“启动。”
(http://www.tianyask.com/book/NRRRd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