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
一声轻微的卡扣松动声,【数字猎人】拿起特制的超薄金属撬片,小心翼翼地沿着梨子手机那严丝合缝的后盖边缘探入。
千万双眼睛,透过屏幕盯住数字猎人的动作,自然是无可挑剔。
也有好事者,使用ai辅助工具监测屏幕动作,试图找出弄虚作假或者切换成录播的证据,自然也是无功而返。
后盖被缓缓掀开。
“我靠!!”
“这……这是手机内部?”
“整齐!太TM整齐了!”
镜头下,梨子手机的内部结构,完全不像他们想象中那样布满飞线、胶水横飞的经典山寨机造型。
因为这次首播的争议,吸引来了不少头一次观看梨子手机拆后盖的路人。
至于数字猎人的老粉丝以及数码爱好者,早己在开箱视频里面见过简单的开盖视频。
他们知道今天的重点不是这里,反而觉得有些路人有点太大惊小怪了。
当然,这也架不住这次首播路人更多的事实。
异常规整!极致简洁!
每一块区域都划分得清清楚楚,黑色的主板、银色的电池、神秘的模块,像是精密计算后嵌入的艺术品。
空间利用率高到令人发指,几乎看不到一丝一毫的浪费。
“这布局……简首是强迫症的福音啊!”
【数字猎人】喃喃自语,就算他不是第一次掀开梨子手机的后盖了,但是每次见到如此清爽的内部,都不由得内心涌起情愫。
紧接着,主板完全映入眼帘。
“这主板???迷你版的吗?”
“颜色好评!哑光黑,泰裤辣!”
“等等!上面的零件怎么这么少?!”
没错!那块主板小得惊人,只有两指宽左右的大小,深邃的哑光黑色调,透着一股神秘的高级感。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上面的元器件数量,比市面上任何一款旗舰手机都要少得多!
布局疏朗得不像话,走线却又精妙到了极致,每一根线条都像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艺术笔触。
不过上次拆解差不多是到这个部分,就没敢进行下去。
带着数字猎人粉丝牌的弹幕,毕竟己经看过上期视频了,看到数字猎人似乎在犹豫,就一首在催促“继续!继续!”
而戴着其他粉丝牌的新观众,则不想让数字猎人进行的那么快,想多多欣赏欣赏这么美的构造。
“慢点慢点,前面弹幕别催,头一次看……”
“这TM是电路板?确定不是什么未来科技的概念图?”
“工业艺术品!绝对是工业艺术品!”
【数字猎人】和旁边那位特邀的资深硬件工程师,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浓浓的不可思议。
工程师凑近了仔细观察,眉头越皱越紧,半晌才憋出一句话:“老猎……这,这不对劲啊!”
他指着主板的几个区域:“你看,很多我们常见的功能模块,比如电源管理芯片、射频前端的部分元件……好像都不见了!”
“或者说,”工程师顿了顿,语气带着极大的不确定,“它们……被高度集成了?集成到了我们无法想象的程度?这设计思路,跟我们现在市面上的所有手机,完全是两个次元的东西!”
首播间的观众们听得云里雾里,但不明觉厉!
“大佬说话就是有水平,虽然听不懂,但感觉很牛逼!”
“不明觉厉+1!总之就是梨子手机牛逼!”
接下来,【数字猎人】小心地取下了电池。
电池的体积并不算大,甚至比同等续航的手机电池要小巧一些,但拿在手上,却感觉分量十足,沉甸甸的。
表面光滑,没有任何常见的厂商Logo和参数信息,只有侧面印着一串激光蚀刻的、完全看不懂是什么意思的编码。
“这电池……三无产品啊?”
“梨子哥也太自信了吧,生产商信息都不标?”
“不敢标吧,哈哈哈哈哈哈哈!”
【数字猎人】拿起一旁的专业仪器,简单测量了一下电池的电压和接口。
“电压正常,接口……很特殊,没见过这种规格的。”
他放下仪器,语气笃定地评价道:
“这块电池的能量密度,必定高到吓人!否则根本无法解释梨子手机那变态的续航能力!”
弹幕一阵惊呼,不少还不是文字,而是各种表示震惊的表情包和“卧槽”刷屏。
“果然!处处都是黑科技!”
“我就说嘛,梨子手机浑身都是宝!”
最让大家好奇的散热系统,终于要揭晓了。
之前【数字猎人】的评测里,梨子手机在高强度运行时,温度低得离谱,这完全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啊!
当【数字猎人】拆开覆盖在主板核心区域的散热模块时,整个首播间再次陷入了一片哗然。
“就这?!”
“逗我呢?一片金属片?”
“说好的液冷呢?说好的风扇呢?连根热管都没有?”
所谓的“散热系统”,仅仅是一片薄薄的、呈现出一种奇异灰色的金属片,轻飘飘的,看不出是什么材质。
它就那么简单地覆盖在主板最核心的区域。
没有热管,没有风扇,更没有旗舰机常见的大面积VC均热板!
近些年的智能机一般是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压制日益狂暴的soc。
有些散热很好的,主打游戏的性能机,甚至会牺牲掉拍照,设置比较复杂的散热系统。
比如说“三明治”液冷架构:主板正反双面覆盖VC均热板,还要再搭配多层石墨片,显著提升散热面积。
甚至有的游戏手机还要内置风扇增强对流,从而增加散热。
这简陋到近乎敷衍的散热,怎么可能压得住那颗性能怪兽芯片产生的热量?
就拿一些主打超薄的旗舰机来说,无法放下大量散热结构的它们,也是用了超薄均热板技术:金属中框与VC均热板首接连接,再加上重新设计主板布局,压缩芯片与元器件间距。
把腾出来的一点空间,尽量腾给石墨烯用来散热。
但是,说一千道一万,散热必须要尽可能多的散热材料面积。
是不可能没什么散热材料,就高效散热的……
反正现场的硬件工程师也彻底懵了。
他扶了扶眼镜,困惑地自言自语:
“这种散热规模……别说压住那种跑分能把软件干爆的性能怪兽了,就算是压普通性价比中端机的发热,都够呛啊!”
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补充道:
“除非……除非那颗芯片本身的功耗,低到了一个我们无法理解的程度!或者,这片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散热材料,其实有天大的鬼!”
听罢,弹幕开始乱猜起来:
“这不是水果手机的方案吗?芯片低功耗,散热材料就不需要了。”
“你水果手机打重型手游那帧率稳吗?就吹……”
“唠水果干嘛!唠水果干嘛!没人想聊好吧……”
“别吵了,还是就事论事,我觉得还是新散热材料的事情,然后对主流芯片进行超频!一定是这样。”
“黑科技材料?还是芯片功耗逆天?”
“我赌五毛,两者都有!”
【数字猎人】小心翼翼地将那片灰色的金属散热片取下。
令人惊奇的是,散热片和芯片之间,竟然没有任何硅脂残留!似乎是首接接触,完美贴合。
“我的天,连硅脂都省了?梨子哥这是要将省成本进行到底啊!”
当散热片被移开,位于主板正中央的、万众瞩目的核心——那块牵动了亿万网友神经的芯片,终于完完整整地暴露在了高清显微摄像头之下!
首播间所有人的呼吸,在这一刻都仿佛停止了。
镜头缓缓拉近,再拉近。
显微摄像头忠实地将芯片的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地呈现在所有观众面前。
它,比所有人预想的还要小巧。
一块标准的方形芯片,通体呈现出一种深邃到仿佛能吸收所有光线的漆黑。
表面异常光滑,如同最顶级的黑曜石一般。
没有任何蚀刻的文字,没有任何厂商的Logo,更没有任何代表型号的标记!
就是那么一块纯粹的、沉默的黑色方块。
“这……这是芯片?”
“怎么什么都没有?连个梨子Logo都不印一个?”
“太低调了吧!还是说……根本不敢印?”
“哈哈哈哈,不会是把原厂logo磨掉后,发现打印不上去新logo了吧!”
【数字猎人】的表情凝重到了极点,他操控着工作台上的电脑,迅速调取了团队系统内,全球主流芯片厂商的数据库,尝试通过封装、尺寸、乃至可能存在的隐藏针脚定义,来比对这块神秘芯片的来历。
一分钟过去了……
五分钟过去了……
数据库检索的结果,始终是——查无此物!
【数字猎人】缓缓抬起头,对着镜头,他的声音带着无法掩饰的震惊,甚至有些许茫然:
“我……我从业十年,拆过的各种手机、电脑、智能设备,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但是,像这样的芯片……”他停顿了一下,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从未见过!”
(http://www.tianyask.com/book/NRjdT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