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的陈轩在经历了张悦成长、原谅等一系列事情后,虽内心的愧疚感稍有缓解,但古宅那夜的恐怖景象以及张明一家的悲剧依旧如影随形。他深知,自己即便偿还了部分因果,却仍未完全摆脱往昔罪孽带来的精神枷锁。
在一个烟雨朦胧的日子,陈轩漫步于山林间,试图让这清幽的环境安抚自己疲惫的心灵。就在这时,一位云游西方的道士出现在他的视野中。那道士鹤发童颜,身着一袭道袍,在雨幕中显得仙风道骨,他目光深邃,仿佛能看穿人心。
道士见陈轩印堂隐隐有黑气环绕,眉头微微一皱,主动上前与他攀谈起来。“居士,看你神色忧虑,印堂藏晦,可是有心事郁结于心?”道士的声音低沉而温和,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陈轩抬头看着道士,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将自己的过往遭遇和内心的痛苦毫无保留地倾诉出来。“道长,我曾经犯下大错,为了一己私利陷害他人,导致那人含恨而死,他的家人也因此家破人亡。这些年我虽一首在行善弥补,但心中的愧疚从未消散,时常被噩梦困扰,感觉自己始终无法得到解脱。”陈轩说着,眼中满是痛苦与自责,身体也微微颤抖着。
道士静静地听完陈轩的讲述,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居士,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你既己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且有弥补之心,这便是善念初萌。然你心中执念过重,犹如乌云遮蔽明月,若不加以化解,终难寻得内心的安宁。”
陈轩急切地问道:“道长,那我该如何是好?我还有机会弥补我的过错,解脱自己吗?”他紧紧地盯着道士,眼神中充满了渴望和期待。
道士双手背后,缓缓说道:“世间之事,有因必有果,因果循环,自有定数。你若想真正解脱,不妨入我道门,潜心修行。道门讲究清心寡欲、积德行善,以道心涤荡尘念,以善举广积阴德。在修行的过程中,你能不断地净化自己的心灵,放下心中的执念,或许能找到解脱之道。”
陈轩听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低头沉思了许久,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这些年的经历以及自己内心的痛苦。他想到自己这些年虽然做了不少善事,但内心的愧疚感依旧如影随形,或许入道门修行真的是一个新的契机。“道长,我愿意跟随您入道门修行,希望能在修行中找到解脱之路。”陈轩抬起头,眼神坚定地说道。
道士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福生无量天尊,居士有此决心,实乃幸事。从今往后,你便随我回道观,开启你的修行之旅吧。”说罢,道士转身朝道观的方向走去,陈轩紧随其后。
他们来到一座清幽的道观,道观坐落于云雾缭绕的深山之中,西周古木参天,溪流潺潺,宛如世外桃源。道观里的道士们每日过着晨钟暮鼓、诵经修行的生活,陈轩也迅速融入其中。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道观的屋顶时,陈轩便随着其他道士一起起床。他们先是来到道观的大殿,大殿中香烟袅袅,神像庄严肃穆。陈轩跟着众人席地而坐,开始每日的早课诵经。那古老而神秘的经文在他口中缓缓念出,起初,他还会因为心思不宁而偶尔念错,但随着日复一日的坚持,他逐渐能静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经文的韵律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让他的内心逐渐平静下来,那些过往的痛苦回忆也在这一刻渐渐模糊。
诵经完毕后,陈轩会跟着师父来到道观的偏殿,学习道法。师父先从简单的符咒绘制开始教起。他拿出一张黄纸、一支毛笔和朱砂,一边示范一边讲解:“绘制符咒,需心神合一,意念专注。每一笔每一划都代表着天地间的一种力量,不可有丝毫懈怠。”陈轩认真地看着师父的动作,眼神中充满了敬畏。轮到他自己绘制时,他小心翼翼地拿起毛笔,蘸了蘸朱砂,却发现自己的手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第一遍绘制出来的符咒歪歪扭扭,根本不成样子。师父并没有责怪他,而是耐心地说:“莫急,修行之道,贵在坚持。多练多悟,自然能成。”陈轩听后,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再次拿起毛笔。经过无数次的练习,他终于能绘制出像模像样的符咒了。
除了符咒绘制,师父还会教他一些基本的道法理论。他们会坐在道观的庭院中,周围是盛开的野花和翠绿的竹子。师父指着天空中的云朵说:“道法源于自然,天地万物皆有其规律和法则。我们修行之人,就是要去探寻这些规律,顺应自然之道。就像这云朵,时而聚,时而散,看似无常,实则有其内在的道理。”陈轩一边听一边点头,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师父的话,感觉自己对道法有了更深的理解。
除了修行道法,陈轩还不忘继续积德行善。他跟随道观的道士们下山义诊,为那些缺医少药的村民们看病抓药。他们背着药箱,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脚步坚定而执着。每到一个村庄,村民们都会热情地迎接他们。
陈轩凭借着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生活经验和在道观中学到的医术知识,耐心地为村民们诊断病情。他会仔细地询问患者的症状,认真地为他们把脉,然后根据病情开方抓药。在这个过程中,他总是格外细心,对待每一位患者都如同对待自己的亲人一般。遇到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他会反复斟酌药方,确保用药准确无误。
有一次,一位村民带着他年幼的孩子来看病。孩子发着高烧,哭闹不止。陈轩赶紧放下手中的活,仔细地检查孩子的身体。他发现孩子是因为感染了风寒,肺部有些炎症。他一边安慰着村民,一边迅速地开好了药方。当他得知这户村民家庭贫困,拿不出买药的钱时,他毫不犹豫地自己掏钱为孩子买了药,并叮嘱村民如何用药和照顾孩子。村民感激得热泪盈眶,拉着陈轩的手说:“谢谢你,道长,你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啊!”陈轩微笑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希望孩子能早日康复。”
有一次,道观所在的村庄遭遇了一场严重的旱灾。农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村民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陈轩心急如焚,他主动向道观的住持请求下山帮助村民寻找水源。他和其他道士们一起走遍了附近的山川沟壑,经过数日的艰苦寻找,终于在一处隐蔽的山谷中发现了一眼清泉。当清澈的泉水汩汩流出时,村民们欢呼雀跃,他们对陈轩等人充满了感激之情。陈轩看着这一幕,心中也感到无比的欣慰,他觉得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轩在道门中的修行日益精进,他的名声也渐渐传开。许多人慕名而来,向他请教道法和人生哲理。
一日,道观来了一位年轻的大学生,他满脸愁容,眼神中透露出迷茫与困惑。大学生见到陈轩后,便急切地说道:“道长,我自幼苦读勤学,一心想要考取明牌大学,光宗耀祖。可如今屡次不中,我感觉自己的人生失去了方向,不知该何去何从。而且我看到这世间有诸多不公之事,善良之人常受欺凌,奸恶之徒却逍遥法外,这让我对善恶有了怀疑,行善是否真的有意义?”
陈轩请大学生坐下,为他沏了一杯茶,缓缓说道:“居士,求学之路本就充满坎坷,一时的得失并不能决定人生的成败。你要明白,人生的意义并非只在于功名。至于善恶,这世间看似有诸多不公,但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只是时间早晚而己。”
大学生皱着眉头,反驳道:“道长,话虽如此,可我亲眼所见,那些为富不仁者依旧享受荣华富贵,而善良的百姓却在苦难中挣扎,这又作何解释?”
陈轩微微一笑,耐心地说:“居士,你所看到的只是一时的表象。因果循环,报应不爽。那些作恶之人,或许当下看似风光,但他们的恶行己种下恶因,终有一日会自食恶果。而善良之人,他们的善举也会在不经意间积累福报,或许福报不会立刻显现,但它会在合适的时候以各种方式回馈到他们身上。就像我们在这片山林中种下一颗种子,它不会立刻发芽开花,但只要我们悉心照料,给予它阳光和雨露,它终会长成参天大树。”
大学生听后,若有所思,但仍有些犹豫地说:“可是道长,我如今心灰意冷,不知道该如何继续前行。继续追逐求学,我怕再次失败;放弃科考,我又不知还能做些什么。”
陈轩拍了拍大学生的肩膀,鼓励道:“居士,人生之路并非只有一条。科考只是其中一种选择,若此路不通,你不妨换个方向。你自幼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可将所学用于为百姓谋福祉。比如你可以考师范教书育人,教导那些山村贫苦人家的孩子读书识字,传播知识和善良;也可以当志愿者协助地方小区人员处理一些事务,为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只要你心怀善念,无论做什么,都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大学生听了陈轩的一番话,眼神逐渐明亮起来,站起身来,向陈轩深深作揖:“多谢道长指点迷津,我明白了。我会放下心中的执念,重新寻找人生的方向,继续坚持行善积德。”陈轩微笑着点头,目送书生离开,心中也为他感到欣慰。
又有一次,一位商人来到道观。他一脸疲惫,神情焦虑地对陈轩说:“道长,我做生意多年,一首本本分分,诚信经营。可最近我的竞争对手却使用不正当手段打压我,导致我的生意一落千丈。我实在想不通,我坚守善良和诚信,为何却落得如此下场?我是不是也应该变得不择手段,才能在这商场中立足?”
陈轩看着商人,语重心长地说:“居士,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在所难免。但无论外界环境如何,我们都应坚守自己的本心。善良和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经商的长久之道。你的竞争对手使用不正当手段,或许能一时得逞,但他们的行为违背了道德和法律,终究难以长久。而你坚守正道,虽然暂时遭遇困境,但你的口碑和信誉会为你赢得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商人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长,话是这么说,可我现在己经快支撑不下去了,该怎么办呢?”
陈轩想了想,说道:“居士,你不妨换个思路。你可以与你的客户加强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产品,让他们感受到你的诚意和专业。同时,你也可以寻找一些新的合作伙伴,开拓新的市场。只要你坚持下去,我相信你的生意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而且,你在困境中依然坚守善良和诚信,这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福报,它会在未来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商人听了陈轩的话,心中豁然开朗,重新燃起了希望。他向陈轩表示感谢后,便满怀信心地离开了道观!
(http://www.tianyask.com/book/NTNNTw.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