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一诗吟诵完毕,众人纷纷赞叹。
周鼎目露赞赏:“好!‘西子新妆’,开篇点题,巧思!‘碧玉盘’喻湖面,清雅脱俗。”
“尤其‘擎赤盏’三字,以荷为盏,碧波为托,化静为动,气象顿生。”
“通篇婉约中见大气,无刻意雕琢,深得咏物三昧!难得!难得!”
柳宗元也微微点头:“意象选取精准,层次分明。由近及远,由细节到全景,再归于意境,结构严谨。”
“语言清新自然,如荷香般沁人心脾。‘沁心田’三字,尤为点睛。”
沈括也微笑着点评:“意境与诗句契合度极高,流转自然,尤其是蜻蜓与嫩荷尖的互动细节,以及夕阳晕染的暖色调,完美传达了诗中宁静和谐、生机盎然的气息。”
“此乃‘心象’与‘物象’高度统一之作。”
紧接着就是“诗狂”张放,他诗会前虽然大放厥词,要吟诵一诗压过李渔,到了这时候,心中也不免有点紧张。
他深吸一口气,大步上台。
目光扫过嘉宾席上正低着头的李渔,胸中憋着的那股气更盛了。
他声如洪钟,带着刻意的激昂:
《咏荷抒怀》
罡风烈烈卷沧溟,万柄青荷举战旌。
破浪曾穿千丈雨,擎天首射九霄星。
耻同凡卉争颜色,敢向狂雷掷怒霆。
我自横塘抽剑立,寒光灼灼照云汀。
诗句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个人抱负。
意境宏大,气魄雄浑,笔力千钧,在豪迈中见锋芒,在磅礴中显峥嵘。
周鼎先是点了点头,随后眉头微蹙:“气象雄浑,志向可嘉。然意象过刚,失荷之本真。”
柳宗元语气平静:“语言有力度,结构完整。不过,虽气势夺人,但比喻稍显夸张,近乎"吼叫式抒情"。尤其"掷怒霆"一词,虽见力度,却有强凑奇险之嫌,稍显不美。”
沈括也赞同的点了点头,接道:“异象宏大,技术层面无可挑剔。但诗中荷的形象更接近符号化的英雄图腾,而非独具生命感的自然之物,个性淹没于公共象征。”
“另外,前六句皆以荷为主体,末句突然以"我"抽剑而立,虽为点题,但物我转换略有些生硬,稍显突兀”
最后一位进入前三的选手王哲,也咏了一首荷花,中规中矩,诗句清丽但缺乏新意,评委评价多为“工稳”、“尚可”。
最终,毫无悬念,林薇凭借其意境优美、物我交融的《浣溪沙》夺得头名。
而张放只得了第三名。
结果宣布时,张放的脸瞬间涨红,他猛地看向评委席,嘴唇翕动,似乎想说什么。
但当目光触及周鼎、柳宗元那平静而威严的眼神,还有沈括院士那洞悉一切的目光,他所有的不服和辩解都卡在了喉咙里。
他不敢反驳!
这三位评委的地位和眼光,他连质疑的资格都没有!
可强烈的屈辱感让他浑身发抖,第三名!
他竟然输给了林薇那个女人!
还被那个王哲压了一头!
他下意识地又狠狠瞪向特邀嘉宾席。
只见李渔歪在舒适的椅子里,帽檐压得更低了,从张放的角度看过去,他竟像是……在打瞌睡?!
在这万众瞩目、才气激荡的诗会上,在他张放屈辱落败的时刻,那个被人称颂追捧,被诗会奉为上宾的李渔,居然在打瞌睡?!
一股无名邪火“腾”地冲上张放的天灵盖!
凭什么?!
凭什么他就能高高在上,连比赛都不用参加?
凭什么他随便写首小破诗就能名动天下?
凭什么自己苦熬心血,也只得了个第三名?
巨大的不甘和嫉妒,像毒蛇一样噬咬着他的心。
“下面,有请本次诗会前三甲——冠军林薇小姐,亚军王哲先生,季军张放先生,上台发表感言!”
主持人热情的声音响起。
林薇款款上台,笑容温婉,感谢了西湖的荷风,感谢了评委的指点,也感谢了支持她的朋友,言辞得体,如沐春风。
王哲紧随其后,表达了对获奖的惊喜和对前辈的敬意,谦虚表示要继续努力。
轮到张放。
他沉着脸走上台,接过话筒,台下掌声稀稀拉拉。
他目光扫过台下,掠过评委席,最后死死钉在特邀嘉宾席上,那个似乎还在“打盹”的身影上,一股强烈的,想要撕破什么的冲动涌上心头。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话筒,声音带着刻意压抑,却依然能听出的僵硬,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怨气。
“感谢评委老师的点评,感谢组委会。能得奖,是鼓励,也是鞭策,我会继续努力。”
他语气干涩,几乎是咬着牙说出来的。
他顿了一下,目光再次投向嘉宾席,声音提高了几分。
“只是,我最近也感觉到,似乎在创作上遇到了瓶颈,一首想找前辈请教,正好先前看到李渔老师也来了诗会,”
他顿了顿,待众人将目光投向李渔,这才继续说道:“我对李渔老师那两首泰山诗也很是喜欢,不知能否李渔老师指点一下?”
“当然,也不只是给我讲,这里这么多人,大家应该也和我有一样的心情……”
说话间,张放还拉上了周围的人们,想裹胁众人逼李渔应下。
这刻意的模样,明眼人自己看的清清楚楚。
诗会的气氛,因张放这番言论,瞬间变得微妙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聚焦到了李渔身上。
(http://www.tianyask.com/book/NTPTTd.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