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寒殿外的风雪似乎也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节日的躁动。
但对于寒殿内的西人而言,时间仿佛凝固在求生的刻度上。
唯一的改变,是江思知肩头的伤终于拆了绷带,虽然动作仍显僵硬,但精力恢复了不少。
这宝贵的精力,被她毫不犹豫地投入了另一场“战争”——知识的播种。
她的第一个学生,是李稷。
李稷学得极快,几乎过目不忘。
简单的运算,他早己经掌握,黑沉沉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解谜般的专注和兴奋。
江思知在震惊的同时,开始引入更复杂的概念,李稷依旧如鱼得水。
试探着,江思知用毛笔在纸上画出了坐标系的原点。“这是原点,横者为X轴,纵者为Y轴…”
她尽量用他能理解的语言描述。李稷蹲在地上,眉头微蹙,盯着那简单的十字,眼神却亮得惊人。
当江思知第一次写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时,李稷的指尖无意识地在空中划着,仿佛在捕捉那些无形的逻辑链条。
“母妃,这…这像是兵法里的阵法!” 承稷猛地抬头,眼中爆发出强烈的光芒,“设未知数为伏兵,列等式如布阵,求解便是破敌之策!”
江思知心中震撼。
这孩子,不仅天赋异禀,更能将抽象的数学与具象的兵家思维结合!
不过……
她不理解两者哪里像了?
但孩子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好的。
所以她顺势引导,讲解方程的应用,甚至开始引入几何的雏形——勾股弦、相似三角…李稷如同海绵般疯狂吸收,遇到难题时,那执拗的劲头比修缮屋顶时更甚。
江思知意识到,李稷的数学天赋,恐怕远超她的预期。
他展现出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己经开始触及高中阶段的知识门槛。
她开始有意识地为他构建更系统的框架,将现代数学的精髓融入他能理解的“兵法”与“格物”之中。
与李稷在数字王国里的如鱼得水相比,李琰的学习之路显得磕磕绊绊。
基础的读写、简单的算数,他学得认真,却总有些吃力。
那些方块字和弯弯绕绕的数字,似乎远不如在窗外呼啸的寒风练武时沉稳的脚步更吸引他。
当江思知讲解诗文,试图培养些“文气”时,李琰更是如坐针毡。
他努力听着,小脸绷得紧紧的,可眼神里的茫然藏也藏不住。
首到江思知念到“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时,他的蓝眼睛才倏地亮了起来,猛地挺首了小胸脯!
“江姨!这句好!带吴钩!收关山!” 他激动地重复,仿佛找到了知音。
江思知看在眼里,心中了然。她放下手中的“教材”,走到李琰面前,看着他依旧带着病后虚弱却充满渴望的小脸。
“真就这么想学武?” 她平静地问。
李琰用力点头,蓝眼睛里是毫不掩饰的坚定:“想!想保护江姨!保护邵阳!保护大家!”
“好。”
江思知没有斥责他学业不精,反而点头,“武之一道,始于根基。根基不稳,再厉害的招式也是空中楼阁。你的根基是什么?”
李琰茫然地眨眨眼。
“是力气!是耐力!是筋骨强健!”
江思知指向李稷常刮雪的角落,“从今天起,你每日的‘功课’,除了认字算数,再加两项。”
她指着墙角两个用破陶罐装上积雪、冻得硬邦邦的“水桶”:“第一,扎马步。姿势要稳,心要静,每次坚持到你双腿发抖为止。”
她又指着那对“冰桶”:“第二,提‘水桶’。双手平举,绕着殿内走圈。何时走完十圈不落地,何时再加。”
没有花哨的招式,没有名师指点,只有最原始、最枯燥的基础体能训练。
李琰却像领了军令状,小脸瞬间焕发出光彩!他立刻跑到角落,有样学样地摆开承稷扎马步的姿势。
小小的身体还有些摇晃,姿势也不甚标准,但那份专注和认真,却比学字时强了百倍。
提“冰桶”更是艰难。
冻硬的陶罐沉重冰冷,李琰瘦弱的手臂很快就开始颤抖,小脸憋得通红,汗水混着寒气从额角滑落。
但他咬着牙,一步一步,摇摇晃晃地走着圈,蓝眼睛里是燃烧的火焰。
昭阳在旁边拍着小手给他鼓劲:“八哥加油!八哥最棒!”
江思知没有过多指导,只在他姿势严重变形或快要坚持不住时,才出声纠正或让他停下休息。
晚上再配些药浴给他缓解酸楚。
最后。
最让江思知惊喜的,是昭阳。
这个年纪最小的孩子,仿佛天生对文字和韵律有着不可思议的亲和力。
江思知教李琰认字时,昭阳只是在一旁安静地听着,摆弄着那个脏兮兮的布偶。
然而,当江思知随口念出一首简单的五言绝句,或者晚上在摇曳的微弱火光下,给她讲一个简短的故事后,惊人的一幕发生了。
第二天,昭阳会扯着林微的衣角,奶声奶气地复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字句清晰,韵律分明,几乎一字不差!或者她会抱着布偶,绘声绘色地模仿江思知的语气,复述昨晚的故事,不仅情节完整,连江思知随口加入的一些细节描述,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娘亲!昨天讲的小兔子,它的眼睛是不是像红宝石?它跳起来的时候,耳朵会‘噗噜噗噜’地动,对不对?”
昭阳仰着小脸,大眼睛扑闪着,充满了求证的热情。
“对的,邵阳真聪明!”
这孩子的记忆力,尤其是对语言和叙事的记忆与复现能力,堪称过耳成诵!
她开始有意识地给昭阳“加餐”。
教一些更长的、更优美的诗词,讲一些情节更复杂的故事。
昭阳来者不拒,听得津津有味,复述时更是带着孩童特有的天真烂漫,给这冰冷的寒殿注入了一股灵动的生气。
江思知甚至尝试教她一些简单的歌谣。
昭阳学得飞快,清脆稚嫩的童音哼唱着不成调的曲子,竟成了寒殿里最动听的背景音。
连沉浸在数学世界里的李稷,偶尔也会被妹妹的歌声吸引,嘴角不易察觉地微微上扬。
李琰更是会在累得满头大汗时,听着妹妹的歌声,仿佛又有了力气。
(http://www.tianyask.com/book/NwTTNw.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