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九十章 日本·青森睡魔灯

小说: 世界民俗风情故事   作者:雲影流光
天涯书库 更新最快! 世界民俗风情故事 http://www.tianyask.com/book/NwTwtj.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青森的夏天总裹着一层黏腻的雾。七月的风从津轻海峡吹过来,裹着咸腥的水汽,晒得人眼皮发沉,田里的稻穗垂着脑袋打盹,连海鸥都懒得扑棱翅膀——这时候,青森人便知道,睡魔要来了。

说是睡魔,倒不是青面獠牙的妖怪。它更像团化不开的倦意,渗进每粒米里,每片叶尖,让人端着饭碗就打哈欠,握着锄头就想躺进草垛。老人们说,这是北海道的寒流和太平洋的暖流在海上撕扯,把困意揉成了雾,漫进了青森的夏天。于是从江户时代起,青森人便有了睡魔祭:用最亮的灯火、最喧天的锣鼓,把那团困雾赶进海里。

源藏蹲在作坊里,用竹篾挑开最后一层棉纸。烛火映得他眼角的皱纹发亮——这是他第七次修补"神武天皇东征"灯笼的骨架。这盏灯足有两间屋高,外层糊的是越后山的千年宣纸,绘着天皇骑马挥刀的雄姿,马鬃是用真马尾一根根粘的,甲胄上的金箔薄得能透见光。去年秋天他开始扎骨架,今年梅雨季才上纸,本想赶在八月祭典前让它在街头一亮,谁承想...

"源藏伯!"学徒阿和撞开木门,裤脚还滴着水,"西山的雨墙塌了!您那灯笼..."

源藏抄起门后的蓑衣冲出去时,雨己经下疯了。豆大的雨点砸在灯笼上,宣纸被泡得发皱,金箔簌簌往下掉。最要命的是那根主竹骨——支撑整个灯笼的脊梁,竟被山洪冲来的断树砸断了。源藏扑过去抱住灯笼,雨水顺着他的白发往下淌,混着眼泪砸在宣纸上,晕开一片模糊的金。

"造孽啊..."他喃喃着,手指抚过灯笼上被冲坏的天皇面容。这盏灯是他爷爷传下来的手艺,从选竹到上纸,要经过三十六道工序,每一步都要对着山神庙的香火起誓。更重要的是,他记得太爷爷说过,这灯里住着"镇睡灵"——是历代匠人用心血养的魂,能在祭典那晚替青森人挡住睡魔。

可现在,这魂怕是要被雨水冲散了。

祭典前夜,青森的街头静得反常。往年这时候,孩子们早举着小纸灯满街跑了,老人们会搬着草席坐在檐下喝麦茶,等着看大灯笼从街头晃过来。可今年,家家户户的门窗都关得严实,连最顽劣的小崽子都缩在被窝里,睫毛上还挂着困意。

源藏蹲在作坊角落,盯着那堆被雨水泡烂的竹篾。阿和举着油灯凑过来:"伯,要不...咱们用去年的旧灯?"

"旧灯?"源藏猛地站起来,撞翻了旁边的漆桶,"去年的灯是用生了虫的竹子扎的,上边的纸是机器造的薄纸,糊上去的画连三天都撑不住!"他抓起桌上的碎瓷片,割破了自己的手掌,血珠滴在碎纸上,"你当镇睡灵是泥捏的?它要的是真心!"

阿和吓得缩了缩脖子。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是村东头的阿清婶,抱着个布包:"源藏哥,我家那口子出海打鱼,网到了块海女用的珊瑚网。老辈人说这网沾过龙宫的水,能镇邪。您看..."

布包打开,渔网泛着幽蓝的光,每根网线都缠着细碎的贝壳。源藏的手指刚碰到渔网,忽然一阵风卷进来,吹得作坊里的碎纸哗啦作响。他抬头,看见窗纸上浮着淡蓝色的影子——像是无数条小鱼,正用嘴啄着纸上的破洞。

"是海灵!"阿清婶压低声音,"我奶奶说过,青森的海里住着护海的灵,专爱帮手艺人的忙。"

源藏突然想起太爷爷的话:"真正的灯,不是用竹子和纸扎的,是用一村人的心。"他抹了把脸,冲阿和喊:"去把村公所的大钟敲响!告诉大伙儿,明儿个鸡叫头遍,都来我家作坊!"

第二天天没亮,源藏的作坊就挤得水泄不通。妇女们抱来晒干的稻草,说这能吸潮气;渔夫们扛来新晒的渔网,说用海水泡过的网线最结实;连放牛的老头都牵来牛毛,说混在浆糊里能增韧性。源藏站在中间,手里攥着那截断成三截的主竹骨,突然笑了:"各位乡亲,咱不扎新骨架了。"

他让人搬来大锅,煮了满满一锅糯米浆。然后当众剪断自己的裤带——那是用三十年老棉布做的,又结实又软和。"老辈人说,匠人的魂在手艺里,手艺人的魂在心头血。"他把带血的裤带泡进浆糊,"今儿个,咱用这血糊,把断骨粘起来。"

人群里有人抽了抽鼻子。阿和举着灯笼骨架爬上木架,源藏蘸着血糊,把三截竹骨对在一起。当第一滴带着体温的浆糊渗进竹缝时,窗外忽然响起"扑棱扑棱"的响声。源藏探头一看,只见原本躲在屋檐下的麻雀全飞了起来,绕着灯笼盘旋,每只嘴里都叼着根稻草——是来帮忙补漏洞的。

更奇的是那堆被雨水泡烂的宣纸。阿清婶把渔网浸在海水里,拧干后铺在碎纸堆上,神奇的事发生了:渔网上的贝壳泛起微光,碎纸竟像活了似的,顺着渔网的纹路重新拼合。源藏凑近看,发现每片碎纸的纤维都连在了一起,裂痕处还渗出淡淡的荧光,像极了天上的银河。

"镇睡灵醒了!"不知谁喊了一声。源藏抬头,看见灯笼上的天皇画像正在发光——原本褪色的金箔重新亮了起来,铠甲上的鳞片闪着银光,连睛里的光都回来了。最妙的是那被冲坏的嘴角,此刻竟微微上扬,像是在笑。

祭典那晚,青森的街头挤得水泄不通。当源藏带着二十个壮小伙抬出灯笼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灯笼刚被点燃,就有穿堂风卷着火星窜上来,可那火势奇怪得很,明明烧得噼啪响,灯笼却越发明亮,连雨云都被冲散了。

最前排的小娃娃最先叫起来:"看!灯笼在动!"可不是么?灯笼上的天皇像真的活了,他勒住马缰,举起佩刀,仿佛正对着无形的敌军嘶吼。马尾巴上的真马尾来,带起一阵风,把整条街的困意都卷走了。原本耷拉着脑袋的老人首起了腰,打哈欠的孩子揉了揉眼睛,连趴在母亲背上的婴儿都睁大了乌溜溜的眼珠。

"睡魔退散!"不知谁领头喊了一声。人群跟着欢呼,锣鼓声、海螺号角声震得屋檐上的瓦片首响。源藏站在灯笼下,看着那团光穿透云层,照向津轻海峡的方向。他知道,那不是普通的灯火——是三百年前太爷爷的匠心,是去年冬天阿清婶送来的姜茶,是今早阿和磨破的手掌,是所有青森人凑在一起的,最热乎的心。

后来有人说,那天夜里,海里的护海灵都浮上了岸。它们绕着灯笼游了三圈,留下满沙滩的贝壳,每枚贝壳里都闪着微光,像极了灯笼上的星子。再后来,青森的睡魔祭多了个规矩:每年扎灯时,都要在骨架里藏一撮匠人的头发,再系一根村民的旧衣线——不是为了迷信,是为了让这灯知道,它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如今,源藏己经作古十年了。但每到八月祭典,青森的街头总有人看见,那盏"神武天皇东征"灯笼的影子,会跟着游行队伍走。它没有实体,只是一团淡淡的光,却比任何灯笼都亮。老人们说,那是镇睡灵在巡山呢——它要看看,这一年的青森人,是不是还像从前那样,把心焐得热热的。



    (http://www.tianyask.com/book/NwTwtj.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
天涯书库 有求必应! 世界民俗风情故事 http://www.tianyask.com/book/NwTwtj.html 全文阅读!天涯书库,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