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天气很冷,但好在他们并没有生活在北方,这个温度大家都还能接受。
而这次盖房子,很多人家,都借此机会分了家。
包括老王加在内,将适合分家的儿子儿媳全都分了出去。
毕竟有县令大人的支助,错过了这次机会,以后要想盖房子,就只能靠自已了。
王家三兄弟也算是彻底分了家,王雪自立门户,村长也给她报了三间屋子。
如果想要多盖,就得自已拿钱。
直到此时,王雪才将之前在山里得到人参的事情,告诉了老王家人。
亲自带着王老头他们去了一趟县城,把人参卖了一部分出去。
所以这次盖房子,老王家也算是大出血,给每个儿子都盖了好几间屋子。
作为交换。
王老头和王老太太要跟王雪先住几年,帮她立起这个家。
原本,分家以后,老人应该都是跟着长房过日子。
但是考虑到王雪一个女人顶门立户,担心她会被村里人排挤,所以王家三兄弟才答应了她这个要求。
这也就意味着,两个老人在能干活的年纪,要帮助小妹。
等到老人,能轮流在几个儿子家生活的时候,岁数已经很大了。
原本这样的决定,作为儿媳妇的肯定会有意见。
可是小姑子拿出了大头的钱给他们盖屋子,就算有点小怨气,也看在这些钱的份上,烟消云散。
所以王家三房,还是像以往一样和和气气。
但是在王老大的强烈要求下,他们兄妹4人的房子,盖在了同一排。
这样,即便是分家,也跟没分家差不多。
也就是老人不跟着他们吃饭的事,谁家有好吃的,也不可能少了老人家那一口。
时间缓缓而过。
一眨眼就过去了大半年。
崭新的王家村,已经在安县建成。
房屋盖好的那一天,县令大人带着县令夫人,还亲自来了一趟。
给他们送了一些生活物资,又将所有人家的新户籍,发放到了每户人家的手里。
就此,王家村村民落户的问题全部解决。
接下来就是开荒种田,好好在安县生活。
再也没有人,在想着回青山县。
住进新房的第3天,一直没有听到系统说起过刘虎的事情,王雪还以为这刘虎已经死了呢。
没想到在这一天晚上,却突然听到了系统的消息,说刘虎杀了桃花,自已也被活活打死了。
原来,自从那次与王雪分别以后。
刘虎想了很多。
他的这一辈子对不起很多人,最对不起的,就是前妻王大丫以及三个孩子。
如今他的大儿子死了,老娘也已经不在了。
他一个人孤零零的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意义。
但临死之前,刘虎想要替自已娘和大儿子报仇。
于是他计划了很久,常常在那户人家门口转悠。
亲眼看着,桃花依偎在一个糟老头子身边,进进出出。
刘虎的心如刀绞,恨不得立即冲上去杀死对方。
可他知道。
以现在他残废的身躯,想要在那么多护卫的眼皮子底下杀死桃花,根本就不可能。
于是刘虎按压住杀人的心,在背地里偷偷谋划。
用了半年的时间,才找到了一个合适机会。
在一次桃花带着丫鬟单独出门的时候,刘虎发现桃花的身边,并没有带着护卫。
于是他一路尾随。
直到桃花支开身边的小丫鬟,让对方去买东西。
就在对方落单的时候,刘虎从暗中冲出来,一刀就捅死了没有防备的桃花。
这一幕发生的太快,周围的人群都没反应过来。
可等刘虎杀完人想要离开之时,那些被眼前场景吓到的人,也都纷纷回过了神。
那些人齐心协力,将刘虎按倒在地上。
等到府里的管事过来,收走了桃花的尸体,并让人带走了刘虎。
那户人家的大老爷一怒之下,命人打死了刘虎。
至此,这个害死原主的人渣,彻底下线。
“这样的人渣死了也就死了,系统,以后我们只需要过好自已的日子就行。”
这人啊,果然不能做坏事。
恶有恶报,并不是一句空话。
当报应来临的时候,无论多么的后悔,都无济于事。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雪带着孩子们开荒。
等地里的事情忙完,她就在镇上开了一家小饭馆。
手把手的教刘小涛做饭,将来这家饭馆,是要留给小涛作为谋生之计的。
在王雪亲手带了三年以后,刘小涛才彻底出师。
小小的少年郎,便有了一家自已的店铺。
当然,因为刘小涛的岁数小,担心会有人欺负他,王雪还是会时不时的到店里坐镇。
直到刘小涛,能够真真正正的独当一面。
而在做这件事情的同时,王雪还给自已的女儿,也谋了一份生计。
她花费了很多的银子,让女儿学了一手刺绣的好本事。
无论到了哪一天,刘小草都有一份能够吃饭的手艺。
原本王雪是不想让孩子们太早成亲的,可在刘小涛18岁的时候。
她还没有替对方张罗,人家自已就领了个姑娘回来。
这个姑娘是镇上的,他们家饭馆斜对面杀猪匠家的女儿。
因为总是在她家买猪肉,一来一去,两个孩子就看对了眼。
杀猪匠也很欣赏刘小涛这个后生,小小年纪就有了一份糊口的产业,他女儿嫁过来肯定不会受罪。
所以在杀猪匠的纵容下,两人很快就坠入了爱河。
后知后觉的王雪,这才发现,这个世界的少年们开窍的都很早,难怪她家小涛等不及了呢。
既然两个孩子两情相悦,王雪也没有棒打鸳鸯。
经过两方家里的友好商议,请了媒人,最终将人家姑娘娶了回来。
那姑娘是个爽快人,常年跟着爹爹卖猪肉,养成了一副大大咧咧的性子。
这样的人配他儿子刚刚好,以后刘小涛在后厨做菜,这姑娘在前面张罗。
两口子经营一家小饭馆,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而就在儿子娶亲不久,上门提亲的媒婆也多了很多。
提亲的,大多都是镇上的人家,甚至连县城的媒婆都慕名而来。
刘小草有一手刺绣的好手艺,想娶她的人有很多。
最后挑来挑去,自已挑中了一个秀才,第2年便嫁了出去。
(http://www.tianyask.com/book/RjPJPw.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