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25章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求追订)

小说: 降维打击   作者:河西望月
天涯书库 更新最快! 降维打击 http://www.tianyask.com/book/RwNjRJ.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经过简短会议动员,整个专案组立刻进入运转状态。

按照会上明确的三个侦查方向,专案组人员划分为三个小组。

第一组负责全面梳理两起案件的所有原始现场资料,包括现场勘查记录、物证清单等。

第二组则重点排查赵建在打工前后接触的所有社会关系,从亲戚朋友到工作同事一个不漏。

第三组则要重新审阅所有调查案卷材料,寻找可能被忽略的关键细节。

当人员离开后,偌大的会议室里只剩下王总队、马局长、李剑和江安四人。

投影仪的光束在略显昏暗的会议室里格外醒目,大屏幕上依然显示着案件概要的PPT。

王总队凝视着屏幕上的案情摘要,转向马局长问道:“马局,这个案子到现在都还没能侦破吗?“

马局长神情凝重地点点头:“这是个积压多年的悬案了。”

“这些年来,我们投入了大量警力,但始终没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现在有什么新的线索吗?“

这时,李剑接过话茬,语气沉稳地说:“目前,我们已经锁定了作案人的基本特征,但具体的犯罪嫌疑人身份还没有完全浮出水面。”

“不过,就像刚才江队长分析的那样,这两起案件的嫌疑人很可能是同一个人。“

江安微微颔首,缓缓说道:“在赵建一家三口遇害案中,凶手的作案手段极其残忍。”

“从犯罪经济学角度分析,凶手必然有着极强的作案动机,目的性非常明确。”

“特别是赵建妻子身上的几十处刀伤。”

“那些深浅不一、杂乱无章的刺伤痕迹,充分显示出凶手带有明显的威逼和胁迫意图。”

“因此,我认为这个特征可以作为重要的侦查突破口。”

“至于您提到的抢劫案关联性,我认为凶手很可能也是抢劫案的参与者。“

王总队闻言脸色骤变:“你能确定这一点?“

江安坚定地点头:“总队长,虽然赵建已经遇害,但从他的行为模式来看,绝对是抢劫案的重要参与者。”

“首先,抢劫案中总计损失200万元,而赵建个人就分得了100万。”

“这种平分赃款的方式非常符合两人合伙作案的特征。”

“因此,我推断抢劫案的嫌疑人应该也是两个人。“

这番话让王总队突然想起当年案件的细节。

确实,当年专案组在分析时就提出过,要成功实施对运钞车的抢劫,至少需要两到三名歹徒才能完全控制局面。

如果是两人作案,他们必定携带具有强大威慑力的武器。

沉思片刻后,王总队示意道:“江队长,请你继续分析。“

江安接着说道:“既然抢劫案是两人作案,另一个嫌疑人极有可能知道赵建藏匿赃款的具体情况。”

“从时间线上看,这笔钱被藏匿后很快就发生了命案,前后间隔仅有两三个月。”

“死者赵建性格谨慎,在抢劫得手后并没有立即挥霍,而是选择将钱藏在一个极其隐蔽的地方—亲生母亲的墓地里。”

“值得注意的是,他在藏钱时还特意找了表哥作掩护,以修缮坟墓尽孝道为名。”

“这显然是个幌子,真实目的是等待风头过去后再取出使用。”

“因此可以推断,知道这笔钱很可能只有抢劫案中另一个同伙。”

“而赵建一家的杀身之祸,正是源于这笔不义之财。“

“甚至,从犯罪现场中分析,赵建妻子身体受到这么多刀伤,都没有说出来位置,很可能她压根都不知道这笔钱。”

王总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这类黑吃黑的案件,我当年在刑侦一线时也经办过几起。”

“要实施黑吃黑,前提是必须清楚对方底细,知道他'黑'在何处。”

江安立即接过话题:“总队长,这个案子在我们江城悬了十多年。”

“经过多次案件复盘、卷宗梳理和现场勘查重建,我们发现一个关键点。”

“死者家地处偏僻,凶手却能准确找到位置,并在深夜作案后全身而退,这充分说明凶手对当地环境极为熟悉。“

王总队若有所思地点头:“农村地区的小路错综复杂,若非长期在当地生活,很难在夜间准确找到特定位置而不迷路。“

江安继续补充道:“正因如此,我们判断凶手必定是熟悉死者的人。“

“在您来之前,我已经向马局和李队汇报过,这个案发现场有个很特别的现象。”

“赵建家的院子里没有打斗痕迹,大门处也没有血迹,所有暴力行为都集中在客厅。”

“法医推断案发时间在凌晨时分。”

“试想,在那个时间点,农村地区家家户户都已入睡。”

“赵建为什么会给凶手开门?”

“我认为这充分说明两点:一是两人相识,关系熟络到可以随意串门的程度。”

“二是当晚一定有紧急的事情,而且赵建有不得不开门的原因。”

王总队突然问道:“当时查过赵建的通话记录吗?“

“全面排查过,案发前后都没有异常通讯记录。“

“凶手要么刻意避嫌,避免留下蛛丝马迹。“

听到这里,王总队若有所思地轻轻点头。

“江队长的分析确实很有道理。”

“这个案件历时十余年久侦不破,其中必然涉及诸多复杂因素。”

“刚才江队长提出的几个关键点,我非常认同。“

他微微前倾身体,目光炯炯地环视众人,“就我个人经验而言,这类黑吃黑的案件确实有其特殊性。”

“凶手选择目标的前提,必然是对受害者的底细了如指掌。”

“从这个角度分析,江城这起灭门案的凶手特征,确实符合熟人作案的特征。“

王总队话音刚落,李剑便沉声接过话头:“总队长,这个案件是我们江城刑侦队的一块心病。”

“十多年来,我们反复复盘案件细节,查阅所有卷宗材料,甚至多次重返现场勘查。“

他的声音渐渐凝重,“最令人费解的是,整个作案过程干净利落,现场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异常痕迹。”

王总队突然插话:“案发前后死者的通讯记录查过了吗?“

“全面核查过,没有任何异常。“

江安立即回应,“这更佐证了我们的判断——凶手与死者距离很近,甚至可能就是身边的人。”

“如果是陌生人作案,前期必然会有联系痕迹。”

“但案发当天及前三天的通讯记录都很正常。”

“我推测凶手可能是刻意避免留下任何可能暴露身份的线索。“

听到这里,王总队笑着说道:“精彩!江队长,你的分析非常到位!“

他的声音充满赞赏,“刚才对凶手的特征刻画精准有力。”

“我认为完全可以基于这个分析框架,对整个案件进行系统性梳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转向马局长和李队长,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马局,我没想到这次江城之行会有如此突破性进展。”

“你们这个案件的侦破,很可能也会给我们手头的案子带来转机。“

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这可谓是一箭双雕啊。”

马局长会意地笑道:“应该说我们更要感谢总队长,带领全省精英来江城指导工作。”

“在侦破验钞车案件的同时,还能帮我们解决这个悬案,这简直是雪中送炭啊。“

王总队摆摆手,爽朗地笑道:“马局太客气了。”

“咱们都是兄弟单位,虽然隶属不同部门,但目标一致,心情相同。“

短暂的沉默后,马局长神色转为严肃:“王总队长,您这次带队前来,确实给我们带来不小压力。”

“这么多刑侦精英齐聚江城,要是最后破不了案,我们可就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了。“

王总队意味深长地看了江安一眼,笑着回应:“马局,要是没跟江队长深入交流前,我可能还得安慰你几句。”

“但是,经过这半个小时的接触!我发现江城警队真是卧虎藏龙。”

“对于这个案件的侦破,我现在充满信心,而且是十足的信心。“

“哈哈哈,“马局长开怀大笑,“王总队这顶高帽子可让我们受宠若惊啊。“

“这不是客套话!“

王总队正色道,“压力就是动力。”

“我相信以你们的能力,一定能攻克这个悬案。“

中午在食堂匆匆用过午餐后,刑侦队员们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调查工作中。

下午2点整,其中一队侦查员传来了重要线索.

“王总队,经过我们上午的紧急排查,发现一个重要情况。”

“赵建当年外出打工并非独自前往,而是通过隔壁村一个叫李东的年轻人介绍带出去的。”

“根据工友们的证言,两人在外地打工期间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关系相当密切。”

听到这个关键信息,王总队的神情立即变得凝重起来。

他放下手中的文件追问道:“李东现在人在哪里?有没有他的具体下落?“

侦查员迅速汇报道:“刚才,我们联合当地派出所进行了详细排查,已经找到了李东的家属。”

“据其父母反映,李东已经多年没有回家,处于失联状态。”

“据村里人透露,他因为欠下巨额赌债,一直在外东躲西藏,根本不敢回乡。“

“欠债?“

一直沉默的江安突然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在这个灭门惨案的调查中,明确的作案动机就是谋财害命。

而一个走投无路的人,完全可能为了钱财铤而走险,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

江安紧锁眉头,追根究底地问道:“他为什么会欠下这么多钱?“

侦查员翻开笔记本详细汇报:“根据我们的深入调查,这个李东年轻时就有赌博恶习,生性懒惰,不愿踏实工作。”

“特别是曾经多次偷渡到香港赌场赌博,在那里输得倾家荡产。”

“目前他的家庭状况十分糟糕——妻子早已改嫁他人,没有留下子女,家中仅剩年迈的父母“

听到这里,王总队和江安交换了一个警觉的眼神,两人同时意识到这个线索的重要性。

“立即组织人手全面排查李东的活动轨迹,务必在最短时间内锁定他的行踪。”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这个李东极有可能就是本案的关键嫌疑人。“

江安斩钉截铁地下达指令。

王总队沉思片刻后补充道:“一个活生生的人不可能完全没有活动痕迹。”

侦查员面露难色:“问题就在于,家属表示完全联系不上他。”

“我们通过公安内网系统进行全方位检索,也没有发现任何住宿、乘车等常规活动记录。“

王总队若有所思地推测:“会不会是刻意隐藏行踪?“

“确实存在这种可能。”

“但一个人如果连续多年没有任何交通、住宿记录,我们是不是考虑另一种可能性——他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

“你的意思是...他已经死亡?“

江安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可能性。

王总队沉重地点点头:“从目前的线索来看,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这个突如其来的推测让王总队和江安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如果李东真的因为欠债被杀,那么这个案件很可能会陷入一个无解的僵局——两个关键嫌疑人都已死亡。

运钞车案件虽然追回了赃款,却始终无法圆满结案。

更重要的是,江城的灭门案件也将因此失去关键的证据链,真相可能永远无法水落石出。

就在会议室气氛凝重之际,江安沉声说道:“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既然现在找不到活着的李东,那我们就必须找到他的尸体。”

“如果连尸体都找不到,反而说明他可能还活在某个角落。“

江安立刻部署:“立即着手排查全国范围内的无名尸数据库。”

“将李东的体貌特征、身份证信息及相关影像资料进行全面比对。”

“只要尸体保存状况尚可,就应该能找到匹配信息。“

王总队赞同地补充道:“这个方案可行。”



    (http://www.tianyask.com/book/RwNjRJ.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
天涯书库 有求必应! 降维打击 http://www.tianyask.com/book/RwNjRJ.html 全文阅读!天涯书库,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