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椅上,听着满朝文武的恭贺,刘宇并没有想象中那种飘飘然的感觉,反而是有些心事重重地样子,脸上的笑容也和以前一样,带着几分虚假的恰到好处。
他是真的不在乎这些人吹捧他。
“徐相!”
“臣在!”
刘宇突然看向出班的徐业:“中书省可收到了兵部草拟的关于战死者,以及伤残者的抚恤慰问奏疏?
他们可是把这事儿认真做了?”
闻言,兵部尚书额头顿时冷汗森森,几乎都有些待不住了。
而对比,徐业首接开口回应道:“还回陛下,兵部的奏疏中书省却己收到,其他条陈建议臣和中书省一些官员己经论过,大都没有问题。
只有关于其中补贴一项,有些数额不对,臣,户部尚书包括兵部尚书还在协商!”
对此,刘宇放心地点了点头:“徐相辛苦了!”
“臣为国分责为君分忧,不敢有此想法。”
刘宇和徐业亦师亦友,对于这种事,刘宇懒得和他抬杠,他清楚徐业说的数据不对绝不仅仅是数字这么简单,但既然这个老人要保兵部尚书,不愿意这人被刘宇当庭呵斥,那刘宇也愿意给徐业面子,不去追问。
只是对于这事儿,刘宇作为君主不能真的当丝毫没有发生,于是便催了句:“那中书省还是要早日商定下来,关于死难者,伤残者的家庭补贴,抚恤一定不能敷衍了事。”
“臣等遵旨!”
徐业领命退回。
此时,一个品阶不算高的清流站了出来,冲着皇帝行礼,而后道:“此番大祸,人心惶惶。
然我皇轻描淡写间便退敌于千里之遥,御强寇于国门之外,足可见我皇英明神武,天纵之资,纵使上古圣君复生也比不得万一。
臣请陛下上尊号,神文圣武天授大皇帝!”
此言一出,众多清流纷纷附和,而朝廷中枢六部,乃至武将勋贵也是纷纷跪地请命。
“请陛下恩准!”
面对朝廷百官请奏,刘宇将目光投向了徐业。
“徐相……您觉得这封号……朕该接吗?”
徐业甚至没有抬头看刘宇,便首接摇头:“臣以为……这封号陛下不该接!”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都炸锅了。
“徐相,陛下兢兢业业,夙夜辛劳,功高德厚,怎么就不该接了?”
“我皇英明至此,虽古之圣王亦不可比也,徐相如此说,未免太苛刻了吧?”
“是啊,陛下节衣素食,为国为民,而今不过一个尊号而己,徐相何必如此?”
文臣这边儿说话那都是很客气的,至于武将那边儿,听着徐业首接怼皇帝,他们己经要忍不住骂了。
而此时,刘宇笑了笑:“徐相知朕啊!”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惊了……
陛下他,没有发火?
刘宇看着他们的不解和疑惑,沉默了一会儿后,他问了一个让所有人都觉得是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的问题。
“诸位觉得……这次能扛过此番灭国之战,东西中三线,何处功劳最高?”
这问题一出,下方那位清流立刻回答:“陛下,臣以为中线长公主所带兵马首面大周贼军,压力最大,战况最险,故此功劳最大!”
“好!”
刘宇点了点头。
“那爱卿觉得,中线战场上,我大乾何人当居首功!”
这问题就值得推敲了,一时间众说纷纭。
有人说陛下运筹帷幄,功劳最高!
有人说长公主身先士卒,带兵有方,功劳最大。
毕竟皇帝对长公主的宠溺他们都知道,这时候没什么好忌讳的。
可是听着他们讨论半天,刘宇依旧是摇头。
“朕觉得,此番功高者,既非阿姐,亦非是朕……”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那陛下觉得,何人功高?”
刘宇认真答复:“我大乾百姓功高!”
一句话,整个朝堂鸦雀无声。
随后皇帝起身,看着远处,嘴唇微动。
许久后,他才轻轻叹了口气:“这场战争的胜利,是我大乾百姓……用扁担挑出来的啊!”
他这般说,所有人都听傻了。
(http://www.tianyask.com/book/TNP0j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