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王逸尘离家出海,两位老人刚开始还以为儿子外出找同学玩耍。所以头几天,并没有太过在意。
可是一晃两三天过去了,王逸尘依然没有回家,老两口这才慌了神。他们找遍了王逸尘有可能去的每一个地方,却都是音信全无。转眼间十几天过去了,依旧没有打听到儿子的任何消息,老两口的内心开始变得焦虑不安,使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最后,两位老人急火攻心先后病倒。
幸运的是,王逸尘的外公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郎中,当他得知女儿和女婿患病后,给两人把脉问诊,开了一些中药进行调理。尽管有老郎中的悉心照料,因为儿子失踪的心病难以消除,使得老郎中精心调配的药物难以发挥出应有的疗效。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王逸尘母亲的病情开始急转首下,先是老太太卧床不起。没过多久,王逸尘的父亲也未能幸免,也相继病倒在炕上,整个家庭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
老郎中家里的药房也有不少病人等待他治病,他自然也不可能一整天待在这里。就在这个家庭陷入绝望的时候,是王逸尘小师妹桃儿出现了。这位心地善良的小姑娘,毅然伸出援手,每天都前来照顾两位病弱的老人。
起初,由于缺乏生活经验,桃儿难免有些手忙脚乱。但她没有放弃,通过学习尝试,渐渐地,她不仅学会了如何煎药,还能做出可口的饭菜……
王逸尘听着父亲告诉自己一切,心中不由对小师妹桃儿心怀感激,心里想:有机会一定要好好答谢她一下。
就在这时,王逸尘忽然听到门外高大的桂树上,不知何时飞来几只喜鹊,几只喜鹊叽叽喳喳地叫着。在人们心里,喜鹊的叫声往往被视为吉祥的征兆,预示着将有喜事临门。
王逸尘心中不禁开始胡思乱想:难道这是好的预兆?
就在他胡思乱想时,外面的大门突然被人打开,王逸尘耳朵里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谁会在这个时候登门呢?莫非又是桃儿回来了?
王逸尘急忙起身往外走去,不料进来之人不是桃儿,是自己的外公孙郎中,外公正快步走进屋内。
孙郎中一眼见到自己的外孙,如释重负放下心来。“你这小兔崽子,真是让人不省心,你这是要要了你爹娘的命啊!”话虽是责备,但眼神中却难掩兴奋激动。
王逸尘羞愧难当,不敢吱声,只能帮着外公,将药箱从肩上取下,放在木桌上。孙郎中没再责备。而是转头望了望女儿和女婿两人的气色,心中松了一口气。他走到炕前,开始为两人号脉。
只见孙郎中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神色,他轻轻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宽慰,“病情多少有些好转。既然心里的病根去了,估计恢复得就快了,再吃上几服药,调理静养几天,就可以下地溜达了。”孙郎中一边说着,一边在一张纸上书写药方。
“外公,稍等一下,看看这个东西能不能用得上?”王逸尘脑海中忽然记起自己带回的两棵人参。
孙郎中听着外甥一句没头没脑的话,不由望着他,心想: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东西?”孙郎中一边开着药方,一边冲正在倒腾几个礼盒的王逸尘问了一句。
“是人参!以前您不是说过,人参能补气益神吗?”他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终于将那两棵百年人参找了出来,轻轻地放到外公眼前。
此时,孙郎中正全神贯注地开着药方,眼角的余光却不经意间瞥见了一眼。桌上突然出现的两棵人参,让他心头一震,老郎中顿时感到一阵惊喜、眩晕,手中的毛笔不由自主地停在了半空中,笔尖墨汁滴落在衣袖之上,但他却浑然不觉。他放下毛笔,双手微微颤抖着,带着几分虔诚和敬畏,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将其中一棵人参轻轻地拿了起来,凑近眼前仔细端详。
只见这棵人参芦头细长而挺拔;参体上的横纹细腻而清晰;须根细长且有珍珠般的疙瘩点缀其间,显得格外珍贵。孙郎中眼中闪过一丝激动的光芒,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这……这可是医家圣物啊!看这品相,竟是百年以上的野人参!如此珍稀的宝贝,真是难得一见!”
过了好长时间,待老郎中缓过心神,他忍不住扭过头,用疑惑而复杂的目光看向王逸尘。那眼神中既有难以掩饰的惊讶,也有深深的疑惑。
“快快给外公说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怎么能有这么珍贵的宝物?竟然是两根百年人参呀!”他的眉头微微皱起,嘴角却又不自觉地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心中百感交集,仿佛不敢相信眼前所看到的一切竟然是真实的。
“外公,这件事说来话长,其中的缘由,一时半会儿也难以向您解释清楚,以后再告诉您吧。现在最紧要的是治好爹娘的病,这东西己经属于我们了。您看看,能不能用它入药,希望父母的身体早己康复”
孙郎中闻言,沉思片刻后,“人参入药,自然是最好不过了,哪怕只用这棵人参的几根参须入药,也能有神奇的疗效,不消几副药,你父母的病情能够彻底痊愈。不过,这东西实在是太过珍贵了,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百姓来说,使用它未免有些太奢侈,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糟蹋了。”
王逸尘听后,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外公,您不必再犹豫了,尽管放心用吧。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什么东西,在我眼里都没有父母的身体重要。只要能让他们健康,再珍贵的东西也值得呀。”
孙郎中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他看着外甥,赞许地点了点头。随后,他的目光再次落回到手中这棵历经百年沧桑的老参上,眼神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喜爱之情,他捧着这一件无价之宝,爱不释手。
孙郎中行医几十年,他也见识过无数种珍稀中药材,也结识了许多药材商人。然而,即便是那些见多识广的药商,也从未听说过他们手中拥有过如此珍贵的人参。孙郎中轻轻掂量着手中的这棵人参,感受着它的分量,足有二三两之重。俗话说得好:“七两为参,八两为宝。” 由此推断,这棵人参刚出土时,估计重量绝对不会低于八两,绝对称得上是一件稀世之宝。
想到自己能在有生之年见到这样一株珍贵无比的人参,而且还亲手将它入药,孙郎中内心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感。这不仅对他,即便是对医术再怎么高明的医家圣手来说,能用百年人参入药,也一定是医者的高光时刻呀。
外公开好药方,随后叮嘱王逸尘,前往自家的药铺取药。送走外孙,孙郎中他精心挑选了几根参须,小心翼翼地将参须取下,放进药罐之中。
当王逸尘将药方上的中药取回,孙郎中心情大好,便决定今晚不走啦,他要留下来,亲自为女儿和女婿熬制药汤。
在熬药的过程中,孙郎中亲自给王逸尘示范着,教他如何煎熬汤剂。只见孙郎中全神贯注,一边细心地掌控着火候,一边不时地用勺子轻轻搅拌着药汤,让药效充分释放。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熬制,药汤终于熬好了。就见外公将两份热气腾腾的药汤端到女儿和女婿面前,亲眼看着他们喝下。
令王逸尘惊叹的是,仅仅过了不到一个时辰,那神奇的药效便显现了出来。王逸尘的父亲竟然能够下地,虽然身体虚弱,步履蹒跚,但己能扶着墙慢慢走动了;而母亲状态也明显好转,自己能够勉强在炕上坐起来,脸上更是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在此之前,王逸尘虽然从书本上得知,野人参是一种极为珍贵的药材,具有补气提神、疗效显著的特性,却想不到它药效如此神奇。看到父母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王逸尘悬着的心终于稍微放松了一些,内心也感到一丝安慰。
“想不到人参药效这么神奇呀!我以前还不完全相信呢。”王逸尘感叹道。
“这还有能假?不然的话,百年人参怎么能称得上是医家圣物呢?这样的一棵人参对行医之人是可遇不可求的呀!”孙郎中仍未从人参入药的兴奋中走出,皱纹密布的脸上因激动而泛着红晕。
王逸尘望向外公,知道老人对人参的喜爱痴迷,对外公说道:“外公,看眼下的情况,留下一颗参给父母入药就足够了。至于另一棵,暂时留着也派不上用场,不如就送给外公您吧。”
“送给我?”孙郎中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担心是自己听力出了问题,“逸尘,你说什么?我没听清楚。”
王逸尘笑了笑,对外公亲切地说道:“外公,我是说另一棵给您,等您走的时候带上它。”“哎呀!要送给我一棵?这……”孙郎中高兴地搓着双手,有些语无伦次。
外孙的这句话,让老郎中心中顿时涌起一阵难以抑制的狂喜。
倒不是他孙郎中有多么贪婪,实在是这样品相上乘的百年山参,对于行医者来说,简首就是梦寐以求而又难以企及的圣物。这样一棵人参,若能将其摆放在自己的药铺内,无疑将会成为药铺的金字招牌。孙郎中见自己外甥诚意相送,也不再扭捏和推辞。他满脸喜悦地点了点头,“好外甥,既然你这么有心,外公也就不跟你客气了。真没想到,我孙苗今日竟然能托外孙的福,得到这样一件宝贝,我这辈子知足了!”
此时太阳己经偏西,天色暗了下来。王逸尘望了望外面,对外公说道:“这么晚了,外公今晚就不走吧?我好几年没和您一起睡了。”
“好,就听外孙你的,外公就留下一宿,你陪外公说说话。兔崽子,你好长时间了没陪外公唠嗑了。”老人想起了外孙小时候在自己身边的情景,一股温馨的感觉在心里泛起。
见外公答应留下不走,王逸尘也非常高兴。是呀,自己好久好久没和外公谈心了。
“我去附近酒馆一趟,一会儿就回来。”王逸尘见外公答应自己留下,一边说着话,一边起身往外跑去。
他来到附近酒馆,刚一进门,就有小伙计迎了上来,笑嘻嘻问道:“客官,是要吃饭吗?”见王逸尘点头示意,小伙计连忙将王逸尘让到座位上,“您快坐下,先喝口热水润润嗓子。”
经小伙计这一提醒,王逸尘才感觉自己早己口干舌燥,“好,我先喝口热水解解乏。”
等自己三口两口将一杯水喝完,对站在一旁的小伙计说道:“店内有啥招牌菜?给我来几个。另外,再准备几碗米饭。快点,还真有点饿了。”
“你一个人?”就在小伙计有点发懵之时,掌柜从后厨走了出来。掌柜满脸堆笑,亲切问道:“客官,您是打包带走呢?还是在这里用餐?小伙计是怕您点多了吃不了呢。”
王逸尘知道是自己没将话讲明白,连忙解释,“是我有点急了,没讲清楚。掌柜,我不在这里吃,等做好后带回家,家离这不远。”
“得了!客官慢坐,一会就给您备好,您先坐着喝水。”掌柜说着话,拿起茶壶给王逸尘面前杯子斟满水后,转身奔后厨去了。
一会的功夫,几盘香喷喷的佳肴和米饭准备好,掌柜和小伙计将饭菜放进专门盛放发饭菜的木盒子里。
然后,掌柜对小伙计说道:“你就帮客官将饭菜送到家吧。”掌柜说完,将王逸尘恭送送出酒馆大门。
等王逸尘精心挑选的饭菜送回家中,一家人便围坐在了餐桌旁,桌上摆满了几大盘香喷喷,令人垂涎欲滴的丰盛佳肴。
久别重逢,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和激动。王逸尘一边陪外公和父母品尝着美味的饭菜,一边开始娓娓道来自己上船前后的种种经历。他详细地描述了旅途中的艰辛、遇到的险境以及最终化险为夷的经过。
坐在炕上的三位老人,有时听得兴高采烈,呵呵大笑;有时听得心惊肉跳、胆战心惊,不时地发出阵阵惊叹声。他们为王逸尘的勇敢和机智感到骄傲,同时也为他的平安归来感到庆幸。
“阿弥陀佛,天可怜见!我儿这一趟真不容易呀!你能平安回来,都得感谢菩萨保佑。”王逸尘母亲不由得念叨起来。
“想不到逸尘九死一生,男儿难得有这样的经历!历经种种奇遇风险竟能安然无恙,我外孙必是大福大贵之命,你这一生前途不可限量呀。”
此刻,屋内弥漫着浓烈的温馨气息,一家人其乐融融地沉浸在团聚的喜悦之中。这份久违的亲情和温暖,让每个人都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http://www.tianyask.com/book/TTPJtd.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