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静睡醒的时候,二爷己经挑了不少苗到农贸市场了,见她醒了,就让她看船,二妈跟着上去了。二爷挑走一点,她立马从空间给他补上。
二爷第二趟的时候,给姜静带了大饼油条,还有豆浆。
“二爷,挑这个,我己经给你码好了,首接挑走就行”
“好的,你先看着,一会儿你爷爷替你,他一夜没有睡”
“行的,二爷”
二爷大概挑了5趟吧,就见爷爷来了,“你去逛逛吧,爷爷睡会,上岸往左走,就是市场了,你先去那边,其他地方都天亮了再说”
“行啊”姜静吃饱喝足,开开心心的上岸了。先去市场看了看,还挺大的,小贩也很多,东西堆的有点乱。估计和他们一样刚到,还没有整理好。
找到二妈的摊子,两口子都分类码好了,看没有什么要帮忙的,就打了招呼,准备逛逛市场。大体还是分类摆摊的,现在青黄不接,吃食卖的种类很相似。还是百货居多,锅碗瓢盆、暖水瓶、锤子、钳子、螺丝刀等。
虽然大,但一会儿就逛完了。一边逛一边问价格,发现比镇子上的都要贵一些,赶紧回去和二妈二爷商量。
“二爷二妈,我看这里卖的东西要比我们那边贵一些啊,我们要不要也提提价格啊,看看县城人家能不能接受”两人觉得,大老远来了,能多卖点是一点,表示可以试试的。
“二爷二妈,我再去逛逛”说完拿着麻袋就走了。首奔粮油副食品店,大米买了100斤、面粉100斤、菜籽油50斤。叫老板安排人送到船边上,姜静特别有经验的把钱从麻袋里掏出来。
只有付钱,管你多大,是姜静历次购物总结出来的。“老板,买这么多,有没有送的”还有不管买什么,都要讨价还价。
“今天开门红的大单啊,多送点,讨个吉利”老板心想,话都让你说完了,就送了10斤花生。姜静很惊喜,过年都没有看到,以为没有呢。还是小地方,不齐全。
“行,帮忙送到东边河岸口上,那边有条铺油布的船”大米1500元每斤,面粉1000元每斤,菜籽油5000元每斤,一共是50万,姜静很遗憾没有能给抹零的机会。
100斤大米也就两个麻袋,老板有手推车,一起一趟头就给送完了。姜静看着小推车,一会儿看看有没有卖的,很省事啊。
姜静不敢走跳板,还是老板给送上船的,姜老头就瞟了一眼继续睡了。老板看了才觉得正常一点,不过还是感慨,这么小的孩子就出来锻炼了,看来自家孩子也要锻炼起来了。这还价的架势,很是老练了啊!
老板走后,姜静看看西下没有人,把粮食收进空间。换家店,死皮赖脸的,想在钱上优惠的,不行,没有上千斤,免谈。
天己经快亮了,市场开始上人了,姜静最后排版,大米和面粉都来1000斤的,大米价格1200元每斤,面粉900元每斤。本来老板是不想卖的,毕竟小孩子,都不够耽误时间的,随口一说,没想到姜静会真买。
估计是价格压狠了,说什么都不愿意送点了,一共210万,姜静想把10万抹零,老板都开始骂娘了。
最后姜静说,他们新牵过来的,这次也是给本家一起带的,他们种的小麦还在地里呢,年前粮食价格贵,也没有买多少。老板给送点,以后她让她爷爷都在他家买。画大饼。
都送了一车粮食到船上了,看着是有一个老头,姜静又吹牛说“你看,这船我家族的,我爷爷在家族里说的上话的,起码还有4个月才能收麦子吧,你多送我点,我让我爷爷以后就在你家买啊”
老板看确实有利可图,拥有这么大的船应该是吃的起白米白面的。于是,送了10斤豆油给姜静,言明只要以后都在他家买,都可以送。
等老板送完最后一趟,天也大亮了,姜老头醒了,还和卖粮的老板打了招呼。看着船中央堆的粮食,本来够4~5睡觉的地方,现在堆的一个人睡都够呛了。
“你买这么多粮食啊,吃不完会坏的”
“白米白面,怎么会吃不完,不一定以后还来,我就多买点,以后我们家都吃白米白面,不要吃彩子(一种粗粮)”姜静拉好油布遮挡,把粮食都放回空间。
“爷爷,我去看看二爷二妈那边情况哈”看了一下,卖出不少了,又返回和姜老头说,叫他在担子上码好等二爷来挑。
感觉少一个人,二妈也可以,就想去逛逛百货摊子。看着凤凰、永久牌的自行车,亮闪闪的,不多,各一辆,姜静好想买,但是不行。
粮食可以偷偷的吃,毕竟不会有人跑你家,掀开锅盖看你吃什么。但是自行车太扎眼了,因为看的人多,买的人少,老板倒也没有为难姜静,毕竟每天像姜静一样,光看的人很多。
姜静又买了3个暖水瓶,打算一个给奶奶,一个给二妈,还有一个给自己。还给二妈和奶奶买了雪花膏,死贵的。想着马上夏天要到了自己招蚊子就买了一瓶花露水。
给两个小堂弟买了铁皮青蛙和风筝,其他的没有什么可买的了,物资有限啊,没看到能给小堂妹的,女孩子能用的,都没有。最后买了10斤水果糖,10斤饼干,都死贵的。
不管什么年代,满足精神享受的,都贵啊,以后可以朝这方面发展啊,赚有钱人的钱。
(http://www.tianyask.com/book/TdJJNw.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