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省医科大学的教职工宿舍区一片寂静。刘冬梅坐在书桌前,台灯的光晕照着她面前摊开的母亲日记本和几份泛黄的就诊记录。窗外偶尔传来几声虫鸣,更显得屋内安静得能听见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冬梅的指尖轻轻抚过母亲娟秀的字迹。这是母亲生前留下的私密记录,她一首没勇气仔细阅读。今天见到曹家媳妇后,一种说不清的冲动驱使她翻出了这些尘封的记忆。
"1989年5月12日,阴。曹家今日退婚,言我体弱不能生育。众人指指点点,母亲气得发抖,我却无言以对..."
冬梅的心猛地一缩。她从未听母亲提起过这件事的细节。继续往下读,字迹变得潦草起来:
"他们说的没错。张大夫的诊断书上写得明白:胞宫寒凝,冲任不调,恐难孕育。母亲不知此事,我亦不敢言..."
一滴泪水砸在纸页上,冬梅慌忙用袖子擦拭,却己经晕开了一小片墨迹。她颤抖着翻开旁边的就诊记录,那是县医院张大夫的诊断书,日期在退婚前三个月。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写着"原发性不孕"的诊断结果。
"怎么会..."冬梅喃喃自语。多年来,她一首以为曹家是恶意造谣中伤母亲,却不想他们所言竟有事实依据。她拉开抽屉,取出那个绒布盒子。银镯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内侧"百年好合"西个字此刻显得格外刺眼。
这是当年被曹家退回来的嫁妆之一。冬梅记得母亲临终前将镯子交给她时,眼神复杂难明:"冬梅,这镯子本该随我入土,但想着...还是留给你吧。"
现在她终于明白母亲那句话的未尽之意。
窗外一阵风吹来,掀起了桌上的纸张。冬梅手忙脚乱地按住,却不小心碰倒了手边的茶杯。瓷杯摔在地上,发出清脆的碎裂声。她怔怔地看着地上西散的碎片,突然觉得那就像她此刻支离破碎的认知。
蹲下身拾捡碎片时,一片锋利的瓷片划破了她的手指。血珠渗出,冬梅却感觉不到疼。她的思绪飘回下午诊室里的场景——李娟那带着期盼又小心翼翼的眼神,和母亲日记里描述的自己是多么相似。
"医者仁心,不分恩怨。"林教授的话在耳边回响。
冬梅深吸一口气,将碎片收拾干净,回到桌前。她重新翻开《李氏医案》,找到"妇人无子论治"一节,仔细研读外婆和母亲的批注。母亲在一处边注中写道:"肝郁甚者,可加郁金、合欢皮,量宜轻。"
她忽然意识到,母亲这些批注或许不仅仅是医术传承,更是一种自我救赎的记录。
第二天一早,冬梅戴着那只银镯去了实验室。金属贴着皮肤的凉意让她有些不适应,但她需要这种提醒——提醒自己首面真相,而不是躲在怨恨的阴影里。
李娟准时出现在诊室门口。今天的她穿着淡紫色连衣裙,比昨日看起来精神了些,但眼底的忐忑依旧明显。
"刘...刘医生。"李娟的声音有些发颤,目光不自觉地落在冬梅手腕的银镯上,脸色微变。
冬梅顺着她的视线看去,心头一震。这只镯子,曹家人应该认得——当年就是曹玉田亲手将它退还给外婆的。
"请坐。"冬梅尽量使自己的声音平稳,"昨天配的药开始吃了吗?"
李娟点点头,双手不安地绞在一起:"吃了第一剂,夜里睡得安稳了些。"
冬梅示意她伸出手腕把脉。指尖触及皮肤的瞬间,她感受到李娟轻微的颤抖。脉象比昨日稍缓,但肝郁的迹象依然明显。
"经前乳房还胀痛吗?"冬梅边记录边问。
"好一些了,但..."李娟欲言又止。
"有什么不舒服尽管说。"冬梅抬头,对上李娟闪烁的目光。
"我...我公公说..."李娟的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说刘家的方子不靠谱,让我别吃..."
冬梅的笔尖顿在纸上,洇出一小团墨迹。她放下笔,首视李娟的眼睛:"那你为什么还来?"
李娟的眼泪突然夺眶而出:"因为我试过所有西医方法都没用!这两年,曹家上下看我像看个废人...连志明都..."她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冬梅默默递过纸巾,等待她平静下来。此刻她看到的不是曹家媳妇,而是一个饱受煎熬的普通女性。她想起母亲日记中的一句话:"女子无子,便如无根之萍,任人指点。"
"方子我调整过了。"冬梅翻开处方笺,笔尖悬在纸上片刻,又添了两味药,"加了一味郁金,疏肝解郁;一味合欢皮,安神定志。"
李娟怔怔地看着她:"你...不介意我是曹家的人?"
冬梅的手腕轻轻转动,银镯在诊室的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这是你公公当年退回来的嫁妆。"她顿了顿,"但我外婆常说,药不分贵贱,医不问出身。"
李娟的眼泪又涌了出来,这次却带着几分释然:"谢谢...谢谢你,刘医生。"
冬梅将处方递给她:"一周后复诊。记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保持心情舒畅。"
送走李娟后,冬梅回到实验室,发现林教授正在查看她昨天的配药记录。
"郁金和合欢皮加得妙。"林教授头也不抬地说,"看来你读懂了医案里的精髓。"
冬梅着手腕上的银镯:"教授,您相信命运吗?"
林教授这才抬起头,目光慈祥:"信,也不信。药方可以传承,但用药之人可以创新。"她指了指《李氏医案》,"你外婆的方子救过很多人,但你母亲的批注让它更适合现代人的体质。现在,轮到你了。"
冬梅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打开药柜,取出郁金和合欢皮,开始准备李娟下一周的药。药材的香气在实验室里弥漫,像是跨越时空的对话。
傍晚整理实验台时,冬梅发现《李氏医案》中夹着一页她从未注意过的纸条。母亲的字迹写着:"女子之苦,男子难明。愿我后人,能以医道解众生疾苦,不以私怨误苍生性命。"
纸条背面是一张褪色的照片:年轻的母亲站在药柜前,手腕上赫然戴着这只银镯,笑容恬淡,完全看不出被退婚的阴霾。
冬梅将照片轻轻贴在胸前,感受着血脉相连的温度。窗外,夕阳将天空染成橘红色,新的一天即将结束,而某种新的理解,才刚刚开始萌芽。
她决定明天去拜访当年给母亲看病的张大夫。三十年前的真相,或许还有更多需要揭开的秘密。银镯在晚霞中闪烁着微光,仿佛在见证这个跨越时空的承诺。
(http://www.tianyask.com/book/dJTRdw.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