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章: 陆家嘴倒影

小说: 鬼话怪谈:异闻录   作者:依山而居
天涯书库 更新最快! 鬼话怪谈:异闻录 http://www.tianyask.com/book/ddNNt0.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暴雨砸在玻璃幕墙上,发出机枪扫射般的声响。苏晚晴攥着并购案文件,指甲在封皮上留下月牙形痕迹。落地窗外,东方明珠的灯光在雨雾中扭曲成诡异的紫色,远处的延安路高架龙柱像根插入云海的青铜钉,顶端的云纹雕刻在闪电中忽明忽暗。

“晚晴,这个项目必须今晚敲定。”首属领导的电话里传来冰块撞击威士忌杯的声音,“客户要的是‘外滩金融峰会’的老数据,你知道该怎么做。”

她咬碎后槽牙,转身走向茶水间。经过消防通道时,老旧的电子钟突然迸出火星,指针停在22:18——这个时间让她想起祖父临终前的呓语:“戌时三刻,江水会告诉你真相……”

微波炉“叮”的提示音里,苏晚晴看见自己映在冰箱上的倒影。奇怪的是,倒影中的她穿着月白色斜襟短袄,梳着民国初年的堕马髻,手里捧着的不是咖啡杯,而是卷泛黄的羊皮地图。她猛地回头,身后只有空荡荡的走廊,瓷砖缝里渗出细密的黑水,在地面汇成蜿蜒的“墟”字。

22:30,观景台玻璃突然浮现水波纹。

苏晚晴的倒影开始自行活动:民国女子展开地图,指尖划过“沪北鬼市”的标记,抬头对她露出哀婉的微笑。闪电劈过的瞬间,玻璃表面的水膜化作镜面,将她拽向1843年的上海县城。

“小心!”

沙哑的呼喊从身后传来。苏晚晴转身,看见穿灰色长衫的中年人扶着竹杖,袖口露出半枚翡翠平安扣——正是第一章中林夏收到的款式。男人身后跟着个戴瓜皮帽的学徒,腰间挂着第二章周明远同款的青铜怀表,表链在暴雨中泛着幽光。

“这里是阴阳分水线。”中年人将竹杖点在地面,水迹瞬间凝结成八卦图,“光绪三十西年,我曾在此地封过鬼市的生门。”他指向延安路高架方向,“那根龙柱下,埋着三百具明末清初的海难尸骨。”

苏晚晴这才注意到,中年人穿的是1910年代的对襟马褂,胸前别着枚“沪北商会”的铜质徽章。而他口中的“光绪三十西年”,正是1908年——祖父的笔记本里,也有这个年份的反复涂鸦。

“您是……”

“我姓陈,字敬之。”中年人从怀中掏出泛黄的地契,“这是1895年英国领事署签发的‘沪北荒滩租赁契’,鬼市的坐标,就在现在的‘宏远金融中心’地基下。”

话音未落,玻璃幕墙突然爆发出刺耳的共振。民国女子的倒影举起地图,苏晚晴终于看清上面的朱砂批注:“陆家嘴者,江海之眼也。戌时三刻,水退鬼出,生人勿近。”

22:45,暴雨突然转向,形成倒挂的水幕。

观景台的玻璃不再映出现代都市,取而代之的是1843年开埠初期的上海浦滩:泥泞的道路旁,穿着短打的码头工人正搬运木箱,远处的草房群落里,飘出熏鱼和艾草的气味。三艘沙船停靠在芦苇荡边,船舷上绘着狰狞的海神像,船头绑着牛头祭品。

“看!”学徒突然指向江心。

一艘装饰着纸灯笼的木船缓缓驶来,船头站着穿红袄的少女,手中举着《沪北鬼市图》。她的面容与苏晚晴镜中倒影完全一致,只是左眼角多了颗泪痣。船尾站着戴瓜皮帽的男人,腰间挂着周明远的青铜怀表,表盖打开的角度正好映出海关大楼的尖顶。

“那是乾隆年间的‘走水帮’。”陈敬之的竹杖开始渗出水珠,“他们白天运货,夜里经营鬼市,用活人魂魄向江神换海运平安。”他指向少女手中的地图,“鬼市的生门就在‘龙柱’位置,用七十二具童男童女骸骨镇着。”

苏晚晴感到呼吸困难,鼻腔里充满咸腥的江水味。她低头,发现自己的皮鞋正在变成绣花鞋,裤脚卷着的泥巴里,露出半枚刻着“沪海”的青铜币——和第二章男尸手中的齿轮材质相同。

少女的木船靠近了,《鬼市图》上的朱砂标记突然流动,在玻璃上显形为现代陆家嘴的建筑群。苏晚晴看见宏远大厦的位置标注着“阴井”,而延安路高架龙柱处赫然写着“通冥眼”。

“晚晴,下来。”少女开口了,声音与苏晚晴的祖父如出一辙,“八十年前,你祖父就是鬼市最后一任‘掌灯人’,这地图本该由你继承。”

闪电照亮少女的脸,苏晚晴猛地想起:祖父临终前,曾在病床上对着虚空说“阿爹对不起你”,而眼前少女的泪痣位置,和祖父珍藏的老照片中“未曾谋面的姑姑”完全一致。

22:58,水幕开始凝结成冰。

陈敬之突然剧烈咳嗽,鲜血滴在翡翠平安扣上,扣子应声裂成两半。学徒慌忙扶住他,苏晚晴这才看见两人的下半身是半透明的——他们竟是1908年封鬼市时殉职的阴差,魂灵被困在时空缝隙里己逾百年。

“拿好地图。”陈敬之将碎成两半的平安扣塞进苏晚晴掌心,“用你的血激活生门标记,记住:只能数到第七声钟响……”

话音未落,外滩海关大楼的钟声穿透雨幕。第一声、第二声……苏晚晴展开地图,用指尖血染红“龙柱”标记,冰面立刻浮现出青铜简书的纹路。

少女的木船突然剧烈摇晃,船身渗出黑水,露出底下密密麻麻的白骨。学徒掏出怀表,表盖内侧的照片竟是苏晚晴祖父年轻时的模样,背景是1941年的太平轮甲板——原来他就是第二章中“幸存的钟表匠”,也是曼笙口中“能复位时间齿轮”的人。

第七声钟响时,冰面裂开一道缝。苏晚晴看见祖父站在1941年的码头上,正向她挥动《鬼市图》。而在更远处的时空褶皱里,林夏的平安扣、周明远的怀表、陈敬之的竹杖正在形成三角共鸣,黄浦江底隐约可见青铜简书的轮廓。

“快走!”少女将地图塞进她怀里,“记住,永远不要在子时看地图背面……”

冰面突然合拢,民国场景如雾气般消散。苏晚晴瘫坐在地,手中的地图己变成普通的商业楼盘宣传单,右下角印着“宏远地产·龙脉之上”的广告语。但她知道,在地图背面的某个角落,一定藏着陈敬之所说的“鬼市七十二地煞图”。

手机在此时响起,是领导的催促电话。苏晚晴摸向口袋,触到两半翡翠平安扣,碎片缝隙里夹着张纸条,上面是祖父的笔迹:

“1941年圣诞夜,我在太平轮上看见鬼市的灯笼。

那些灯笼,都是用走水帮后人的眼睛做的。”



    (http://www.tianyask.com/book/ddNNt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
天涯书库 有求必应! 鬼话怪谈:异闻录 http://www.tianyask.com/book/ddNNt0.html 全文阅读!天涯书库,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