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五十六章 暗河无声

天涯书库 更新最快! 暗夜启示录罪案编年史 http://www.tianyask.com/book/dtJNd0.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临江市连续三周的阴雨让老城区下水道的气味愈发刺鼻。刑警队长陈默站在积满雨水的窖井盖前,橡胶手套捏着镊子夹出一截蓝色纤维,显微镜下显示这是某种工业用聚酯纤维,与三天前发现的女尸指甲缝里的残留物完全吻合。他蹲下身,用紫外灯照射纤维断面,发现其横截面呈现规整的三角形——这是特种工业织物特有的编织结构,市面流通的同类产品中只有"鑫盛"公司的货号XS-7符合特征。

"死者王美娟,28岁,服装厂缝纫工。"法医苏沁掀开白布,尸体呈蜷缩状躺在防水布上,颈部两道平行勒痕泛着青紫,"真正死因是窒息后抛尸水中形成的二次溺水。"她用镊子夹起死者后颈皮肤,皮下游走的淡蓝色血管引起陈默注意,"皮下有异常色素沉积,像是长期接触某种化学制剂。"

陈默注意到尸体右手食指第二关节有新鲜结痂,掀开死者指甲时,暗红色皮屑簌簌掉落。这是第三处矛盾点——法医推断死亡时间为48小时前,但失踪报案却在一周前。他调出城西垃圾填埋场的红外监控,11月15日深夜的画面里,裹着蓝色雨衣的人影正将编织袋投入渗滤液收集井,右肩背包带反系着,这个细节让陈默想起三年前未破的制革厂连环案。当画面放大到背包拉链时,金属扣上的反光刺痛了他的眼睛——那是排水科专用的工程锁样式,锁芯编号被刻意磨平。

"让排水科调最近半个月的维修记录。"陈默蹲在排污管转弯处,水流声在混凝土穹顶间回荡,形成奇特的混响。他测量管壁湿滑程度,发现东南段管壁附着着层胶状物质,用试剂检测显示含有大量蛋白质。"让技术组从污水管壁提取到三组不同方向的拖拽痕迹。"他戴上内窥镜探头,发现最深处的擦痕带有金属碎屑,"如果尸体是被活着塞进来的,凶手至少需要对抗60公斤的挣扎力量。根据管道摩擦系数计算,拖行距离超过80米必然留下血迹反应。"

档案室里,实习警员林夏正在比对监控录像。11月15日深夜的城西路段,裹着蓝色雨衣的人影在监控中一闪而过,其步态特征引起陈默注意——右肩受力不均导致的跛行,与三年前制革厂爆炸案现场提取的鞋印运动轨迹完全吻合。当画面放大到背包拉链时,金属扣上的反光刺痛了他的眼睛——那是排水科专用的工程锁样式,锁芯编号被刻意磨平。

"查下水道分区图。"陈默的手指划过发黄的设计图纸,老城区管网呈六边形蜂巢结构,每个节点都标注着维修代码。他发现尸体发现点的上游有三个检修井盖存在异常开合记录,其中11月12日23:47分的开启记录与气象台记录的暴雨时段存在13分钟误差。"从尸体腐败程度看,抛尸点应该距离原始犯罪现场超过两公里。"他调取该区域所有下水道维修工人的考勤记录,发现名为李建国的工人连续三天出现异常打卡。

技术组连夜筛查全市制革厂供货商,最终锁定一家名为"鑫盛"的辅料公司。仓库管理员回忆11月13日曾有批次的聚酯纤维布料被盗,监控显示搬运工戴着印有"宏达建筑"的安全帽。当陈默带队突袭建筑工地时,在工棚角落发现浸泡在福尔马林中的碎肉组织,其肌理结构与死者王美娟的肌肉纤维完全一致。负责人办公室挂着的水电费清单显示,近三个月用水量暴涨西倍,而排污系统图纸上某处用红笔圈出的区域,正是三年前制革厂事故的核心区。

"他们在清洗什么?"陈默抓起把潮湿的沙土,颗粒间闪着暗红碎屑。化验结果出来时,所有人都倒吸冷气——土壤中含有大量人类表皮细胞和血迹反应,其中还检测出特殊的鞣制剂成分。这种用于皮革加工的铬粉,在正常市政排水系统中本不该出现。

此时证物室突发意外。存放死者随身物品的证物箱被人泼洒强酸,监控拍到戴鸭舌帽的男子作案后,将某个金属物件扔进下水道。陈默冲进雨幕时,那枚刻着"S.C"的铜制袖扣正卡在粗管道转角处,表面还沾着未干涸的血迹。他用手电筒照射袖扣内壁,发现刻着微缩的经纬度坐标——对应的是市档案馆地下二层的档案库。

"是制革厂的质检印章。"苏沁用镊子夹起袖扣,紫外线照射下显现出隐藏的编码"S.C-1999"。她调出十年前的企业注册资料,发现"鑫盛"公司法人代表周永年,正是当年制革厂事故的遇难者家属。"三年前连环案死者身上都出现过这种印记。"她在证物室找出泛黄的现场照片,那些被浸泡得发胀的尸体手腕内侧,都有针尖大小的烙印。

追查S.C印章来源时,线索突然中断。制革厂老会计回忆,印章十年前就销毁了。陈默在尘封的工伤档案里发现,1999年有个叫周永年的工人被卷进鞣制机,左手三根手指被齐根切断——而死者指甲缝里的蓝色纤维,正是周永年当年负责质检的专用布料。更诡异的是,工伤报告中的伤口形态与制革车间记录的机械伤存在23处矛盾点。

暴雨冲刷着南郊污水处理厂,陈默踩着齐膝深的污水走向生化池。突然响起的铁锹声让他侧身翻滚,黑影挥舞的铁锤擦过耳际。搏斗中对方安全帽脱落,露出烧伤的半边脸——竟是己确认死亡的宏达建筑工人李建国!"你以为三年前真是意外?"李建国吐着血沫狞笑,袖口滑落的钥匙串上挂着六把形状各异的工程锁,"那些臭烘烘的皮子,可都是活人......"他突然抽搐着指向地下管道,喉管里发出咯咯怪声。

爆炸声在头顶炸响。等消防员冲进地下车库时,只找到冒着青烟的定时装置和半张烧焦的纸片,上面用血画着下水道三维管网图,某个节点标着歪斜的"X"。陈默用紫外灯照射,隐藏的墨迹显出"光明桥东侧"。他注意到纸片边缘有细小的齿痕,用蜡模拓印后发现与市档案馆的绝密文件销毁机咬痕完全一致。

当特警队包围废弃教堂时,传来枪响。冲进去的警员发现苏沁抱着头缩在忏悔室,脚边散落着带编码的证物袋,最上面是份标注"绝密"的医疗记录——1999年周永年主治医师签名栏赫然写着苏文远,正是现任副市长。她白大褂下摆沾着暗红色黏液,那是用动物胶原蛋白伪造的人血,但黏液中的线粒体DNA与死者高度吻合。

"你们都不明白。"苏沁摘下眼镜擦拭,左眼虹膜呈现不自然的钴蓝色,"那些皮革厂女工,不过是人体培养皿。"她掀开白大褂,腰间绑着银色金属箱,里面浸泡在福尔马林中的,赫然是尚未发育完全的类人生物胚胎。胚胎颈部连接着透明导管,陈默认出这是制革厂用来灌注鞣制液的硅胶管。

原来二十年前市政改造时,苏文远负责的排水系统秘密增设了生物培养舱。周永年作为施工队队长的儿子,意外发现父亲用失踪者进行非法人体实验。为掩盖真相,苏文远制造了制革厂事故,却导致自己半张脸严重烧伤。养伤期间,他意外发现可以用制革工艺处理人体组织,既能消除证据又能创造"完美载体"。那些失踪女工的皮肤被制成生物革,筋膜用于加固培养舱,而骨骼则被加工成建筑用的轻质材料。

"每当下雨,暗河水就会倒灌进培养舱。"苏沁抚摸着金属箱表面的水渍,箱角凝结的水珠折射出诡异虹光,"上周三暴雨,我不得不提前转移样本,王美娟就是发现运输路线的清洁工。"她突然剧烈咳嗽,指缝渗出带着纤维的血液,那些褐色纤维在显微镜下呈现出木材纹理——与市政府大楼装修使用的防腐木完全一致。

爆炸冲击波震碎了所有玻璃。等救援人员撬开变形的解剖室大门时,发现苏沁蜷缩在X光片机后面,怀里抱着个不断抽搐的金属箱。箱盖缝隙里垂落着半截人类指骨,表面覆盖着类似皮革的角质层。法医检测发现指骨表面有六层涂层,最内层提取出的DNA属于1999年失踪的质检员刘秀兰。

三个月后,陈默站在重新铺设的下水道检修口。新装的防坠网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手机突然震动,匿名号码发来段视频:暗河深处,半透明的胶质生物正贴着管壁蠕动,腹部隐约可见缝合线。最恐怖的是它爬行时摆动的尾椎骨,分明是人形。视频背景音里传来熟悉的机械运转声——与市档案馆地下二层老旧除湿机的噪音完全相同。

市档案馆的火灾警报响起时,陈默正查阅1999年制革厂事故报告。泛黄的纸张在热浪中蜷曲,某页边缘的钢笔字突然显现——那是用柠檬汁写的密信:"光明桥墩基座有暗格,周永年日记的第七页画着真正的管网图。"消防水柱冲刷墙面时,隐藏的字迹逐渐完整,最后出现的是用血液绘制的逃生路线,终点标着市儿童福利院旧址。

当特制内窥镜探入桥墩裂缝,镜头拍到的场景让在场专家集体失声:五米高的空间里堆满玻璃罐,每个都漂浮着人形生物,它们颈部连接着透明导管,另一端延伸进阴影里的培养槽。最骇人的是中央操作台上,半本烧焦的日记本压着张照片,年轻时的苏文远搂着的"女儿",赫然是如今己化为灰烬的苏沁。照片背面用隐形墨水写着:"第17号实验体情绪稳定性达标,建议投放光明桥监控盲区。"

暴雨再次倾盆时,陈默在暗河入海口捞起个防水箱。里面有本用生物胶粘合的日记,1999年3月15日的记录写着:"第七号实验体出现自主意识,开始模仿人类行为,建议投放至制革厂。"最后一页的素描震惊了所有人——画中穿警服的男人侧脸,与三年前连环案目击者描述的凶手完全一致。素描本边缘粘着片皮肤组织,DNA检测显示属于现任刑侦副局长赵建国。

暗流在钢筋混凝土管中奔涌,陈默握紧口袋里的DNA比对报告。报告显示苏沁的基因序列存在异常重组,而暗河生物样本的线粒体DNA,与二十年前制革厂失踪女工们有着惊人重合。当他抬头望向漆黑的隧道深处,仿佛看见无数双灰眸在黑暗中流转,那些被献祭的灵魂,正顺着暗河游向入海口,等待下一个暴雨夜的降临。



    (http://www.tianyask.com/book/dtJNd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
天涯书库 有求必应! 暗夜启示录罪案编年史 http://www.tianyask.com/book/dtJNd0.html 全文阅读!天涯书库,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