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生产队的忙碌中一天天过去,嬴政凭借着自己的果敢与智慧逐渐在村民心中站稳脚跟。然而,平静的表象之下,一场严峻的危机却悄然逼近。
入夏以来,雨水愈发稀少,村里的几口水井水位急剧下降,土地干裂出一道道触目惊心的口子,庄稼在烈日的炙烤下日渐枯萎。起初,大家还心存侥幸,盼着老天爷能降下甘霖,挽救这奄奄一息的收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实愈发残酷——粮食减产己成定局,村子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粮食短缺困境。
往日热闹的村庄如今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下,村民们个个愁眉苦脸,饭桌上的食物越来越少,清汤寡水成为常态。孩子们饿得首哭,大人们看着家中见底的米缸,满心焦虑却又无计可施。生产队的仓库里,存粮也所剩无几,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撑不过半个月就得断粮。
生产队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接连几日召集村民们商讨对策,可众人皆是唉声叹气,提不出什么有效的办法。就在大家深感绝望之时,嬴政站了出来。
“队长,我有一计,或许可解燃眉之急。”嬴政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沉稳的声音打破了会议室的死寂。
众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之光,纷纷将目光投向嬴政。生产队长更是迫不及待地说道:“快说,什么计策?”
嬴政不慌不忙地走到屋子中央,开始阐述他的计划:“首先,咱们得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现在村里有不少闲置的空地,还有房前屋后的边角地,把这些地方都开垦出来,种上红薯、土豆这类耐旱且高产的作物。别看它们不起眼,关键时刻能顶大用,既能填饱肚子,又易于储存。”
“其次,对于现有的庄稼,要加强田间管理。虽然水源有限,但咱们可以采用滴灌的方法,用一些破陶罐、竹筒做成简易的滴灌工具,将仅有的水精准地输送到每一株庄稼根部,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的利用率。”
“再者,关于粮食的储存,以往咱们储存粮食的方法比较粗放,容易导致粮食发霉变质。我建议,修建一些简易的地下粮仓,利用地下的恒温恒湿环境,延长粮食的保质期。同时,在粮食入仓前,要仔细筛选、晾晒,去除杂质和水分,确保粮食的质量。”
嬴政的一番话让众人听得目瞪口呆,既惊叹于他这些新奇的点子,又有些将信将疑。
“这能行么?咱可从没这么干过。”一位老者忧心忡忡地说道。
“是啊,开垦荒地、制作滴灌工具,哪样不是费时费力的活儿,咱现在哪有精力啊?”另一位村民附和道。
嬴政料到众人会有疑虑,他微微一笑,耐心解释道:“我知道大家觉得困难重重,但眼下己别无他法。如果不尝试,咱们只能坐以待毙。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我相信一定能够度过难关。况且,这些方法并非凭空臆想,在历史上都有过成功的先例。”
生产队长沉思片刻,最终咬了咬牙,下定决心道:“好,就按嬴政说的办!咱们与其等死,不如放手一搏。”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大早,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在嬴政的带领下,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孩子们拿着小锄头帮忙开垦荒地,妇女们负责筛选、晾晒粮食,男人们则忙着制作滴灌工具、修建地下粮仓。
在这场与粮食危机的较量中,嬴政始终身先士卒,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烈日下,他挥汗如雨,手把手教村民们制作滴灌工具;寒风中,他指挥若定,带领大家开垦荒地。村民们被他的干劲和决心所打动,渐渐摒弃了心中的疑虑,全心全意投入到这场自救行动中。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奇迹发生了——新开垦的土地上,红薯、土豆茁壮成长,滴灌的庄稼也熬过了干旱,迎来了丰收。地下粮仓里,储存的粮食安然无恙,为村子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村子里的欢声笑语重新响起,村民们对嬴政充满了感激与信任。从这一刻起,嬴政彻底融入了这个村庄,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主心骨,而他的传奇故事,也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书写着。
(http://www.tianyask.com/book/jTwwjw.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