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2章 给古人谈谈“天圆地方论”

天涯书库 更新最快! 我写日记通古代,女神们心潮澎湃 http://www.tianyask.com/book/tNRNNR.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这个话题很重要。

因为一直到近代之前,华夏历史上一直坚信着“天圆地方论”。

就是认为天如同一个华盖一般把整个大地罩住。

大地是方形的。

其实这个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人质疑过。

春秋战国时《曾子·天圆》中提到“如诚天圆地方,则是四角之掩。”

这句话意思说,如果认为天是圆的,那么这么大的半球形天怎么和方形的大地吻合呢?

那岂不是说天和地相交的地方出现了空洞?

“盖天论”一说当时就被推翻了。

虽然很少有华夏的先人去过天和地交汇的地方。

就算去了,他们也会发现,世界上压根就没有天和地相交点。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的这首诗词中,描绘出太阳的余晖和海面交汇的情景。

似乎给人感觉太阳就是从海底升起的,又落回了海底。

感觉天也是像太阳一样,和大地交汇。】

【其实则不然,我先说一下真实的地球太阳月球它们三者存在的关系,再来和大家分析下其他观点。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同时月球绕着地球公转。

公转的意思是是指一物体以另一物体为中心,沿一定轨道所作的循环运动。

地球和月球之间是存在引力作用的。

同样,地球和太阳之间也存在引力作用。

大家可以想象下,若是它们之间没有了引力的存在,那么会发生什么呢?

显而易见的!

它们之间没有了引力,有可能月亮就离家出走了。

它可能会飞到其他有引力的地方停下来。

那这样的话,在地球上的我们就看不到了月有阴晴圆缺了。

那些描写月亮的诗词将会成为一种心灵上的寄托了。

甚至压根就没有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没有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这些历史上借月抒情的优美诗词将不会存在。

同样的。

若地球和太阳之间没有了彼此的引力。

不管是地球去流浪了,还是太阳丢下了地球跟别的星球跑路了。

呵呵,怎么听起来有些像第三者插足的意思。

大家可以发动脑筋好好思考下。

若是太阳跑了。

留给地球的是什么呢?

没错!

是无尽了灾难。

地球上的生灵会灭绝。

如果太阳消失,地球将面临巨大的危机,因为太阳是地球上生命的源泉。

太阳消失会导致地球上的温度急剧下降,大气层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冰雹,导致全球性的寒冷。

如果太阳消失,地球上的生物种群将发生巨大变化。

植物是生长需要光和热的。

没有了太阳,首先植物会死亡,接着就是动物。

然后就是人类在无尽的黑夜中,在无休止的寒冷下,慢慢走向死亡。

同样的我们生活的地球若是没有了引力。

也就是所谓的地心引力。

如果地球失去地心引力,那么地球上的一切都不将存在。

甚至连大气,尘土等将不会被地球所束缚,会自然的飞向太空。

这样会比失去太阳,人类会更早灭亡。】

【大家也开始尝试一下原地垂直向上跳跃。

看看自已能跳多高。

越没有了引力,或者引力不大,会怎样?

你这一跃,恐怕直接能跳到三四层楼高。

同时,大家也不用担心。

说地球是圆的,若是正常走路跌倒了怎么办?

告诉你哈,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同时给你们一个忠告,你可能是缺钙了。

多吃点豆制品,喝点大骨头汤补补。】

【引力的大小取决于球体的质量和距离。

太阳的引力比月球更大,所以地球绕着太阳公转的速度比绕着月球公转的速度更快。

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周需要大概365天多点,也就是一年时间。

而月球绕着地球公转一周需要29天多点,刚好一个月,就出现了月有阴晴圆缺的说法。

这一点上相信大家最有体会。

月亮从开始的弯弯的月牙,到最后的大圆盘也就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这一轮下来就形成了一个月相的变化周期。】

【地球不仅会围绕太阳公转,它也在不停的自转。

它自转方向与公转相同,为自西向东。

它自转一周就是一天,也就是一日24小时,古代说法就是十二个时辰。】

【而现代总是有些人崇洋媚外,对中国的天文学提出了质疑。

他们认为中国古代坚持的“天圆地方”是很错误的学说。

并用这个例子说明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是非常落后的。

这里,我有话说,古代虽没有像刚才那般彻底给出三大球体之间存在的关系。

但是,却从别的方面给出了很有参考意义的说法。

古代人说的“天圆地方”正确的解释应该是,宇宙是不可知的、神秘的。

大地上的所有事物相比起宇宙,则是更容易被人们所熟悉、知晓的。

“天圆地方”不是古代人们对于科学天文研究的一种主张,而是人们对于世间万物的一种哲学的说法。

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天圆地方”。

我们会发现古人所说的,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

而古人也有从道德文化的角度来解释“天圆地方”。

比如《吕氏春秋》中认为“天圆地方”的意思是天道循环。

是一个圆,而地上的生物各司其职,不逾矩,方方正正。

张衡的《张衡浑仪注》中有句话是这么说:

“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

对“浑天说”进行了形象的解释。

意思就是:天像一个鸡蛋,而大地则是鸡蛋里的蛋黄,独自存在于天里面,天比地大。】

【“宣夜说”中有这么一句话:

“日月众星,自然浮生于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

它创造了天体漂浮于气体中的理论,并且在它的进一步发展中认为连天体自身、包括遥远的恒星和银河都是由气体组成。

这个学说和现代的科学天文的认识,是有很大的相似之处的。】

【所以说,华夏古人的智慧是令我们钦佩的。

不管是从最开始春秋战国时期对“盖天论”的质疑。

还是后面用哲学、道德文化。

以及“浑天说”“宣夜说”来对“天圆地方”的理解,都能看出古人的智慧。】



    (http://www.tianyask.com/book/tNRNNR.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
天涯书库 有求必应! 我写日记通古代,女神们心潮澎湃 http://www.tianyask.com/book/tNRNNR.html 全文阅读!天涯书库,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