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89章 四点一线的生活

天涯书库 更新最快! 人在四合院,手搓一切 http://www.tianyask.com/book/tNwdPt.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夜半时分,陈大江搂着大战后睡去的沈美娟,盯着天花板回想着今天和严老说的话,心中多少有点烦躁。

按照严老所说的,新的项目制度下,他将归属于铁道研究院部分,主要参与总体设计工作。

是参与,而不是像之前那样,作为助理围观。

从工作本身而言,他有系统提供的图纸,只需要稍微修改下拿出来就行。

可光有设计没有,他还需要讲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并且要说服那些院士教授们,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支持。

关键是,所谓的总体设计,不仅是功能上的,机械上的、电子上的、还有材料上的、外观上的。

甚至还要考虑后续的迭代问题,泛用性问题,成本问题等等一堆问题。

可这些工作并不仅是技术的问题了。

就比如16V280柴油发动机平台,是支持未来时速170km/H高速铁路的基础,但其实再研发之初,仅仅一个V字形气缸排列,就争论了小半年。

不是数据和测算上的问题,而最终通过论证的时候,据说相关论文上的作者和鸣谢中,都多了不少名。

如果只是助理,这些他可以完全不管,但当他参与其中时,有些麻烦就是逃不掉的。

不干活时,加上谁的名字都行,反正我是第一位。

干活时,加任何一个都要评估下,他不接受白嫖。

他就是这么现实。

但这还不是最麻烦的,毕竟一些勾兑的事情,有严老在前面挡着,他更多还是去解决技术问题,以及服众的问题。

更麻烦的是学校那边,要建立一个专门的“技术应用委员会”,由校学术管理委员会和学生会联合组建。

学术管理委员会负责教师部分,学生会负责学生部分,而赵校长给他的安排是,学生会副主席,兼任技术应用委员会副委员长,副秘书长。

权力足够大,位置也挺高,但很敏感,很麻烦。

他记得当时他问严老,为什么学校的决定是对方来通知他。

严老告诉他,正式发布前,赵校长不方便见他,让别人说又不放心。

这等价于是在说:“你别闹腾,果子是你的,我需要时间做点准备。”

俗称,钓鱼执法。

换句话说,推动沈雅轩的事情,和准备拖他下水的人,就是赵校长要钓的鱼。

算来这是在帮陈大江扫清障碍的,他应该高兴才对。

但一想到沈雅轩,他就怎么都觉得心里堵得慌。

就算他很早就知道天地不仁,圣人不仁,但当真的发生在身边时,他还是憋的难受。

偏偏,此时此刻,他是最没有发言权的那个。

因为,他才是整个事件中,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之一。

“就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么?”,他反复咀嚼着这个问题,不知不觉的睡了过去。

次日一早,陈大江跟沈美娟大致说了下沈雅轩碰到的情况后,就匆匆的赶去了学校。

随后的几天,除了“某人不行”、“某人不行还好色”之类的“风言风语”在校园内不停传播之外,就是罗信和某人在校门外打了一架的事情,被学校以发生在校外为由冷处理了。

陈大江则过起了教室、食堂、图书馆、宿舍,西点一线的生活。

期间还借用马文才的地方,做了三块表和两台照相机。

三块表是给罗信和罗委员的。

给罗信的是按照后世万国葡萄牙系列做的,除了表蒙之外,几乎是一比一复刻。

给罗委员的一块是超大表盘的,首径有60毫米,白底黑字,大三针,追求的就是一个清晰可见。

另一个块是飞行员码表。

做这块表时,陈大江也是用了新的。

防磁、防震、防水、防雾化、可夜视,这些他统统坐进去了。

高度计、气压计、计时器、倒计时器、指南针、速度计、爬升率指示器也全没落下。

反而时间成了其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个小功能。

只是最终的成品有些大,是一个长60毫米,宽55毫米,高12毫米的长方体。

虽然,他己经尽量精简,选择材料时也考虑了轻化问题,但在加上皮质表带后,依然有400克之重。

这份量,危机时刻,首接丢出绝对能造成伤害。

但目前,这己经算是他能做到的极限了。

等到未来碳钢,或者胶质塑料普及了,才有机会进一步优化了。

剩下的两台相机,一台是按照罗信的想法做的。

主要的改进是将原本连为一体的镜头和机身分开,以及加了一个半自动的胶片更换器。

陈大江大致评估了下,感觉这种设计跟70年代欧洲那边的革新很类似。

有些惊艳,但不多。

另一台,则是他按照前世90年代初产的海鸥206A旁轴机械相机为原型改造的。

这款相机在保留了经典的金属与皮革混搭外壳,后置胶卷仓,旁轴设计外,将原本配置的三组西片的45/2.8镜头换成了可拆卸模式,并且额外制作了几组搭配镜头。

虽然所有镜头都是他手工打磨抛光的,镀膜也比较原始,但绝对可以称为当代的顶峰之作。

也所以,他给自己做的那台相机,除了刚做好的时候把玩了下,就再也没见过。

被马文才抢走了。

美其名曰,卷式胶卷现在都靠进口,他知道国内哪里产,他去做个适配。

陈大江也是那会才反应过来,现在的135民用胶卷才刚出来没多久,主要还是用来拍电影,相机上还真没可用的东西。

所以,他这相机算是搓了个寂寞,空有样子没法用。

就在他将飞行员码表和全套图纸及使用说明,交给罗信的第三天,他正如同往常一般上完课跟小六一起走向食堂,就被许长川带着两位穿军装的同志拦下了。

“陈大江同学,这两位同志来找你”,许长川说了一句,就主动让开了位置。

“陈大江同志您好,我是总参谋部柳光明”,上校军衔的柳光明上前一步,对着陈大江就是一个立正敬礼。

“我是空军后勤部黄大江”,后边的中校黄大江也做了同样的动作。

陈大江听到总参谋部还没反应过来,但听到空军后勤部就知道是为了飞行员码表来的,笑着应了一声,“两位好,我是陈大江,证件能给我看下吗?”

“没问题,这是我的”,柳光明一边套证件,一边扫了一眼边上的小六说道:“另外我们有些事情需要和你单独说下……”



    (http://www.tianyask.com/book/tNwdPt.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
天涯书库 有求必应! 人在四合院,手搓一切 http://www.tianyask.com/book/tNwdPt.html 全文阅读!天涯书库,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