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昌平君对新郑的深入了解,他四处煽风点火,让原本小范围的动乱,在他到来后迅速蔓延至整个城市。
这场叛乱如此猛烈,昌平君功不可没。
“据我所知,你跟秦三公子之前有过合作吧?帝国长公子那件事是不是你们干的?”昌平君毫不惊讶地问道。
卫庄并未否认:“我们只认钱办事。”
昌平君暗暗感叹,果然是这个时期臭名昭著的秘密团体——流沙散聚。
为了利益,什么事都能做出来。
况且流沙里还有不少韩国的人呢!昌平君了解的情况甚至表明,里面还有一位韩国公主。
“我们的合作相当顺利,未来我认为可以展开更多方面的合作。”昌平君露出笑容说道。
卫庄皱了皱眉头,但最终还是点头同意了。
没办法,昌平君给出的价格实在,背后还有更多考量。
帝国灭亡之际,很多力量都在蓄势待发,尤其是韩国和赵国,甚至是燕国残余贵族,他们积累了大量财富,私下里势力也不小。
除了齐国被齐钟几乎扫荡一空之外,不仅消除了所有隐患,还掠夺了数量惊人的财宝。
而燕国辽东尚未攻下,许多贵族逃到了那里。
至于赵国和韩国,有无数贵族潜伏地下。
未来若秦国一统江山,这些残存的力量就像白蚁一样不断侵蚀帝国根基。
只要稍微施加一点外力,帝国就会崩溃。
总的来说,这是年轻经验不足的嬴政首次尝试统一天下所带来的问题之一。
虽然进行了这次对话,但新郑的动荡并没有结束。
因为他们一直在密切注意着齐钟以及秦国军队的一举一动。
不过因为有着昌平君在此坐镇,再加上嬴政对他极为信任,认为叛军不过是在虚张声势,并没有更换主将的想法。
这反而给了叛乱进一步蔓延的机会。
昌平君表面上控制住了局面,但知道一旦失控,可能真的会需要齐钟来收拾残局。
“真是大把钞票啊!”山林之中,卫庄看着眼前的钱,淡淡笑道:“韩国那些贵族们果然出手阔绰!”实际上这一次,的确是部分韩国贵胄想要闹点动静。
趁着各地对暴政不满之时制造麻烦,最好能逼迫秦国给韩国某些特殊待遇。
分封制,没错,就是这样一个提议。
韩国贵族希望秦国重新实行诸侯分封制度。
当嬴政收到昌平君递来的战报时,“这群反贼要求很高啊,想要为一位韩国贵族获得分封才能平息事态。”嬴政面无表情地念道。
过了两天,嬴政的脸色更加难看,讲话时显得有些虚弱。
即便他才三十多岁,这种情况下,臣子们倒也没什么意外,哪怕嬴政近来面容上显示出一些衰老迹象。
毕竟在这个年代,能活到四五十岁已经是老寿星了。
“微臣赞同。”
“是啊,可以模仿周朝制度,进行分封。”
“此法甚佳,大王也可借此称作天子。”
这话让嬴政有点心动,但瞬间反应过来:“朕即将统一华夏,功绩超越三皇五帝,为何要去效仿一个早已过时的体制并分封他人?”
“这个......”下面几位大臣一时语塞。
其实这些人多半都是扶苏一党的人。
分封制度正是长期以来扶苏心中的蓝图。
如今眼看秦国就要完成统一大业,扶苏与昌平君经过多次讨论后,提出这个他认为最好的方案。
如果阻止不了秦国吞并六国的步伐,那么就推行新的分封策略。
"命令公子齐钟立刻由上郡赶赴新郑解决叛乱问题。
既然新郑叛军这般狡猾,便让他亲自去吧。
" 嬴政头疼地按着眉心下了决心。
“陛下请三思啊!” “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秦三公子刚刚消灭十万匈奴,又何必再劳烦他呢?”“这点小事用不着动用这么大的手笔。”
齐钟的名字一出现,在场追随扶苏的官员们顿时炸开了锅,其中宗正伍闻更是开口反对。
作为掌管祭祀的重要人物,且本身为嬴政叔叔,享有极高地位。
连这位都出面劝阻,足见齐钟之恐怖。
“不用再多说了,朕已经决定了。
新郑野心勃勃想要让朕成为另一个周天子、韩国再次成为诸侯国,简直痴心妄想。” 嬴政醒悟过来。
韩国好不容易被秦国征服,现在居然还想恢复原貌?秦国图的是什么?耗费这么多人力物力,难道只是为了换取一个有名无实的称号么?
嬴政气愤之下剧烈咳嗽了几声,脸色更加苍白。
在这个医疗条件落后的年代,一个小病就足以带走生命。
“两千战马加上一万多名牲畜,这次算得上是大丰收了。”
齐钟摸了摸身上的血迹,刚才他又去匈奴那边搞了一次突袭,收获不错。
找到了一个两三千人的小部落。
干掉了所有人之后,齐钟带着战利品回到了上郡。
感觉很爽,最近他在那里杀得很开心。
更是完全不理会外界的事情。
匈奴人是真的凶残,对这些人齐钟下手绝不留情。
“公子,咸阳来了紧急的消息。”
“拿给我。”
齐钟回到城里,在城楼上坐下,看着手里的消息眉头一皱。
新郑发生了叛乱。
三万军队不仅没能平息,反而损失惨重。
这封战报送到他手上时,已经损失了一万人了。
平定叛乱都能损失这么多?
齐钟猛地站起来:“真是废物!不,这个昌平君果然有问题。”
阴阳家之前就提醒过他,说昌平君有问题,齐钟一直在找证据。
但上次咸阳城下的那些人,要么真的是无辜的,要么就是直接咬毒自杀的死士。
这次齐钟连大军都没带。
立刻集结了两千刀兵
哒哒哒哒!!!
随着一阵烟尘翻滚,两千匹马走在官道上。
内史的城门口有几个士兵在站岗。
这些人负责检查路引。
在这个时代,想要进城就得有身份证明,特别是经历了匈奴入侵和战斗之后。
还有新郑那边的叛乱,让整个秦国都特别警惕。
(http://www.tianyask.com/book/w0PwN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