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小唐池导明天就要离开这带给他五味杂陈深刻记忆的高中母校了,本来今天校庆结束他就可以走,因为在成都的行程早己经安排得满满当当了,多耽搁一刻,后面的诸多安排都要往后延,麻烦万端。
只是他突然想要看一看这川南小镇的夕阳与黄昏,他蓦然想起了很多年前,自己还是个孤寂的少年,与那个叫梅玫的女孩度过的那个梦幻而悠长的如诗的夜晚。
那天的夕阳很美,云霞灿烂,好像提前就预知了会有美好的事情发生一样。
池小唐池导拿着一本书,坐在校园操场的一隅,一座孤零零的篮球架下,颜色是那种浅淡的蓝色,就那样随性的坐下,一边欣赏即将到来的黄昏与夕阳,一边缅怀那些逝去的时光。
就在天光刚刚开始往幽暗的深邃转换的时候,池小唐看到远远的有两个人在跑步,好像是一男一女的样子,他并没有太留意,他的主要精力还是眺望远处的夕阳,和天空奇幻的彩云,以及手里这本叫《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书。
这本书作者和影响自然是大名鼎鼎,在这样平庸的年代,自然是需要那种与众不同的人生选择。其实就池小唐而言,故事本身并没有太多吸引力,他主要是对文字本身和讲故事的方式充满好奇,仅此而己。
跑步的男女对这个慵懒的倚靠着篮球架看书的家伙充满了好奇,毕竟这里是高中校园,很少有成年人会出现在这里。
一圈两圈那个女性不住的打量池小唐池导,最后干脆跟那个男的说了几句话,独自朝池小唐跑了过来。
自然的路过池小唐池导并没有多心,可是独自朝自己走来好像需要专门应付一下。
这女的年纪不小了,虽然妆容精致,一身运动装扮好像有那么一些减龄的效果,但无论身形还是气质都是妥妥的中年女人了。
罗君:池导?你怎么会在这里?话说我跟宝全还在嘀咕,我说怎么会那个人有点像我的老同学,咱们学校的杰出校友池小唐池导。
宝全还说怎么可能,人家那么忙,不是今天校庆结束就离开了吗?说还看到池导的专车,那辆蓝色的宾利,停在白塔君悦酒店门口,一副蓄势待发的样子。
池小唐:哪那么夸张,只是临时行程有些微调而己。你们还挺好,每天还可以回高中校园跑跑步,小镇生活惬意还是肯定的对吧?
罗君:没办法啊,你们这些成功人士过的生活忙碌又充实,我们这样平庸的凡夫俗子只能这样啊,还有别的选择吗?
池小唐:什么嘛,各有各的精彩,有的时候你们的生活我还觉得挺羡慕,有种此身何时才能得闲的感慨。那位男士是你的先生?夫妻俩天天都来这跑步吗?
罗君:暂时还不是,不过感觉也快了。
罗君脸上飞过一丝尴尬,池小唐笑了笑,突然觉得世界真的很小,确实这小县城也没有多大的地方,熟人常见大概也是小地方的特色之一。
罗君问池小唐什么时候走,她想把那件粉色的毛衣送过来。她当然不会想到自己也曾经一度是池小唐少年时的梦中人,只是在池小唐看来,自己的那个梦大概是离奇跟突兀多一些,没有太多掺杂个人浮想联翩的在里面。
再说少年的梦,如同那些青涩的时光一样,早己远离自己的生活久矣,好像有时觉得连凭吊的兴致也没有了,尤其是面对眼前这位己然是庸常中年妇人,那种往昔活泼少女的活泛好像未曾发生过一般。
罗君与张宝全的故事与那些经历岁月而又宿命弥合的校园爱情惊人的神似,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只是这件粉色的毛衣作为重要的道具,还会在池小唐池导的生活里出现,这又是一段传奇的惊喜,后面自有精彩的娓娓道来,看官莫急。
池小唐池导望着罗君与张宝全慢跑远去的背影,有些莫名的感慨。在这浪漫的黄昏,目送一对旧人的离去,流光易过,无言。
池小唐突然想起这种感觉跟记忆中的某一天何等的神似。故事自然也是发生在这所菁菁校园,似乎是一个周三的晚自习。
通常这样的时间是老师们开会学习的时间,通常不会有人缺席,所以那个夜晚教室里是自由而散漫的。
高谈阔论嬉笑打骂当然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这些看似青涩的学生其实也是开始懂些人情世故的。
尤其是当着官的,诸如班长,学习委员什么的,说穿了都是老师们安插在学生们中得眼线。
这里说当官,这个叫法就己经很世俗了,学生群体也是一样,有的是势利小人,有的是显赫家庭跟背景,所以人出生就是三六九等了,杂色人等最难管理这是每个班级的通病。
可是在那个班级气氛稍微有些活泛的夜晚,埋头写卷子的池小唐突然对周遭的一切充满了厌倦。
他厌倦那些达官贵人的后代,他厌倦那些苦哈哈指望鲤鱼跃龙门的贫农阶层,还有那些嘻嘻哈哈混社会的小市民的儿女,虽然这些说法和描述不一定有那么准确。
但是就在那一刻,池小唐内心是笃定的,他想要离开这一切,哪怕暂时也好,一个晚上两节晚自习的时间也可以。
他鬼使神差的出了教室,做出想要上厕所该有的那种急迫与忸怩,他的余光扫视了下这烦乱的周遭,没有人注意他,就是有个把也算不得什么。
这是池小唐决绝的出门而去心中内心的真实感受,他想要去哪儿呢?去做什么呢?
有这样疑问的人必定是对他的行径充满关切的人,可是这样人怎么可能存在于他身处的那样一个冷漠的环境呢?
只有池小唐池导内心深处知道:自己当年是处身于怎样现实而残酷的年代,粗鄙甚至丑陋的人生时刻太多了,不胜枚举。
只是自己多年后功成名就,刻意的美化了那些残酷的岁月而己,的确是这样,因为只有这样,仿佛才有勇气和足够坦荡的胸襟去缅怀那逝去的流光,仅此而己。
(http://www.tianyask.com/book/wPTtNP.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