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老头有些不大高兴。
家里并不富裕,真没必要办那什么村学。
但涂湛不想次次回来,弟弟们看他的眼神都像他这做大哥的亏欠了他们许多似的。
可他明明不亏欠老涂家任何人,唯独委屈了秋娘母子五人。
“爹、娘,你们怕早就看出弟弟们都想送侄儿们去读书识字,办村学是我想到最省钱的方式了,我这个做大伯的也只能帮到他们那么多了。
我连少墨几人的束脩都没出过力和钱,这些年全是他们娘在辛苦供读,我无论是为人夫,还是为人父都是失败的。”
“对了,另外150亩的免税挂靠,便劳累爹娘去分去收了,这部分就当是大房的劳动力损失和给您二老的养老钱了,日后便不另外再准备了。
秋娘她一托五,担子太重,再多就挑不动了。”
除非他日后当了贪官,不然想多补贴父母一二,靠那微薄的俸禄,那还是挺难的。
发家哪能不靠妻子的?
“还有便是,我半月后进京赶考需要五百两路费!”“爹、娘,您俩那如果有,就先挪三百两给儿子吧,剩下二百两,我们两口子另外想想办法。”
涂湛自然知道家里有,但不会挪,他真正要的也不是这个。
老冯氏倒吸一口凉气,这是拿她当钱庄,玩零存整取。
涂老头的脸色更难看了,但还是强忍着怒气,语重心长地哭穷:“老大,咱家家底薄,哪来的三百两?”
有也不是这时候拿出来,等他死前再说吧。
“没有便没有吧,那儿子看看那三天的宾客随礼有多少。”
涂渠第一个不答应:“大哥,这不妥吧,我们还没分家呢!”
“老西,你无需如此紧张,你老丈人随的那份礼,为兄不会动的!”
“……”他知道,大哥这是在嘲讽羞辱他。
虽然媳妇是娘的堂侄女,但她还是自己的童养媳。
老丈人一家重男轻女,他小时候去舅舅家见小冯氏哭得梨花带雨,怪可怜的,就把她'拐'回家当小媳妇了。
那会大哥也刚娶了大嫂,所以他跟风也找了一个回来拜堂成亲。
然后的然后,就是一向疼他的爹娘还因此打了他。
最后的最后,小冯氏还是被留了下来。
所以他那老丈人不来打秋风都算好了,怎么可能会随礼?
“爹娘,你们放心,我们只拿我们大房人际交往的随礼,还礼也是我们去还。”
涂老头深吸一口气,咬咬牙道:“行,随你吧,家里帮不了你太多,希望耽误不了你进京赶考。”
“多谢爹的理解与支持!”
老冯氏总感觉是不是太巧了:“老大媳妇,你不是还管人借了二百两?”
任晚秋一副债多不怕虱子痒的语气回道:“娘,那没事,别人不催,我就不还。还欠着,对方还能常收到我打的猎物,还了我可就不一定还送了。”
“……”
“如果娘愿意借钱给我去还,省下来的那猎物就往咱家送。”
老冯氏没好气道:“那你还是送别人吧,家里哪有钱借你还钱。”
老头子都没点头,她哪敢动钱。
虽然这些年,钱都是她在管着,但这些钱怎么花,还真由不得她来作主。
任晚秋今晚一见,笃定二老晚年生活会过得有滋有味的。
那些个养老钱被子女哄哄就被骗光光老人,结局那才叫一个惨。
心疼巨婴子女,倒霉一辈子。
*—*
通过拆屋,达到开窗目的/的大房两口子,洗漱过后,便心情美美地倒头就睡。
但一个屋檐下的另外几口子可睡不着。
二老回味过来,似乎被涂湛和任晚秋耍了。
涂老头叹气道:“老大现在也跟我们玩心眼了。”
“都有小家了,哪可能不为小家着想?老头子,老大媳妇订粮食那就要花好几十两银子,明天还要准备一大堆的东西,哪样不要花钱?我光想想就心疼。”
如果让她负责采买,她怕自己受不了这刺激。
她也就适合攒钱,花钱真不是她擅长的事。
“大房缺钱,肯定也是真缺钱;但他们有钱,也是真有钱,不然也不会处处傻大方。
唉,读个书真费钱,读不出来浪费钱,读出来了更费钱!
对于咱们这些地里刨食的泥腿子来讲,读书就是个无底洞,怎么都填不满,还真不如不读。
咱们落霞村有老大一个读书人就够了,没人敢欺压了。”再多,也难培养出来。
老冯氏不禁把另外三个儿子拉出来反复'鞭尸':“老二老三老西也不知道是不是脑子被屎糊了,咱们家什么条件,还想读书?他们还小的时候,老大在后面追着教,他们就知道往外躲,现在光看到他们大哥读出来了,就想着他们儿子读书了便能有出息,都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他们自己脑袋瓜子都不行,生出来能行吗?”
“他们哪里是脑子被屎糊了,还不是就想占老大两口子的便宜,现在便宜占到了,只怕还是不满足,当初我就说了,这口子不能开。”
“唉,以后村学有了,花钱的地方只怕多着呢。”
“他们不用科举,就不用给买笔墨纸砚,用棍子在沙框里练或者用手沾水在石板上写,以前老大就是这么过来的。”
他相信老大两口子以后不会常回来了。
这样也挺好的。
另外三房也不用总惦记城里了。
等其他孙儿们把读书热情消耗完,就会认命乖乖下地干活了。
(http://www.tianyask.com/book/wPdNwN.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