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不愧是仙书。”
“哎哎哎,等会儿,我刚瞅着有个很眼熟的。”
“这个我们村里山上好多,原来叫海金沙草。”
“好可惜,好多我们见过的呢,原来都是药材啊,每年都不知道糟蹋多少。”
有人痛心疾首,想想那些都是钱啊,全给糟蹋了。
吴荷花:“婶儿,话也不是这么说,这药材的门道可深哩,又不是摘下来就能入药,还要清洗晒干,炮制,工序复杂。”
“药铺一般都收炮制好的,只有这才能换一些钱,那些没炮制的,哪怕是有一丁点烂了,药铺掌柜的都不一定会收,毕竟是要拿去治病救人的。”
“所以就算咱们知道是药材,又不懂的如何保存药性,那到咱们手里也是白瞎了。”
“得亏遇到仙子,人家不计较这些。”
那婶儿听得连连点头,“是这个理儿。”
事实上黎锦也不是什么烂草都收,有系统严选,村民抬来一箩筐,至少吐出半筐。
昨儿村民们第一次看到吐出来了,还以为是塞不下了呢。
后来又塞了两回,依旧被吐出来。
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到今天他们也就有经验了。
至少愿意求精,不再追求数量。
-
“仙子,我想买针线和素帕。”
三四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来到窗口,期期艾艾道。
黎锦眉眼柔和,“稍等。”
昨天进账22文,黎锦手里一有钱就想进货。
大米饭进货价一文钱50碗,售卖一文4碗。
还有一道青菜,进货价一文一碟,售卖6文。
黎锦花了两文进100碗米饭,十文进10碟青菜。
现如今还剩十文。
几个小姑娘手挽手地站在外面,时不时偷瞄一眼黎锦,明亮的大眼睛流露出几分欢喜,紧张地抿着嘴,唇角微微上扬。
“你们看下旁边的图片,是这种吗?”黎锦针线素帕各下单三份。
至于后面是不是还有人要买,到时候再说吧。
小姑娘们侧目,看到图片里五颜六色的彩线,欣喜不已,差点跳起来,连连点头,眉梢眼角都是发自内心的笑意。
“就是这个。”
她们从未见过如此多种颜色的彩线,可真漂亮。
黎锦挑了挑眉,“那一人一份还是?”
闻言,她们目光下移,落在标注的价格上,指尖捻了捻温热的铜钱。
张婷婷低声道:“要不针线先买一份?”
针线一套3文钱。
最便宜的素帕2文一块,素帕材质有好几种————绢、绫、罗、绸、缎、真丝。
这就要5文钱了。
她们手里的这些还是昨天用马齿苋换的,家里人没舍得买馒头攒下来的。
张小丫和张秋月都点头,揪着她的衣袖轻晃。
张婷婷掐了下掌心,看向黎锦,脸上扬起腼腆的笑容,“仙子,我们要一套针线和三块素帕。”
小姑娘既紧张又忍不住想靠近的样子,让黎锦忍俊不禁。
“总共九文钱。”
“好、好的。”
三个小姑娘合起来正好九文。
将铜钱放进盒子里没几秒钟,下方就传来“叮”地一声。
张小丫弯腰将针线和素帕拿起。
三人小脸微红地向黎锦道谢。
“仙子,您好温柔,也好美。”
声音低若蚊蝇,但黎锦听清楚了。
看着她们噔噔噔地跑走,背影都透着一股慌乱和害羞,黎锦不禁轻笑一声。
小八哥凑了过来,在她耳边夹着嗓子道:“仙子,您好温柔,也好美。”
黎锦:“......”
她抬起手,食指与拇指一合。
下一秒,小八哥就被弹飞出去。
小八哥委屈控诉,“我是不是你最亲亲亲的家人?怎么同样的一句话,还区别对待呢?”
黎锦揉了揉耳朵,随手丢出一枚金币。
“叮铃——”
豆豆眼秒变星星眼,咻地一下扑向金币。
黎锦眼里掠过笑意。
遛狗用飞盘。
遛鸟用金币。
小八哥躺在小窝里,从毛茸茸的肚子里掏出一块金币,看着两枚金币相撞发出清脆的响声,乐得嘎嘎叫。
......
接下来的七八天走走停停。
一路上村民们那双眼睛就像激光似的,唰唰唰地扫过道路两旁的杂草,不知道地还以为在地上找钱呢。
大家对于找草药已经渐入佳境,激活了某种直觉,仅对草药有效。
日子有了盼头,村民们脸上也有笑容,气氛轻松惬意,虽然赶路累,但每天都有进项,天天来来回回数着那十几二十枚铜钱,心里那叫一个美啊。
那些家庭不和睦的,如今也难得有说有笑,齐心协力动手。
多一个人,就能多赚几文钱。
谁会和钱过不去呢。
还有一部分人重男轻女,将男娃养的只知道偷懒耍滑,每天躺在地上等吃等喝,当看到人家一天有十几二十文的进项,顿时眼红极了。
可那是人家的本事,不仅人口多,连三四岁小娃娃都知道摘草药。
再看看他们家十几岁的儿子/孙子,吃了睡,睡了吃,小奶娃都不如。
越想越气。
于是这群被宠惯的男娃惨了。
那几天凄厉的惨叫声时不时响起,这些家长为了多挣钱,没一个心软的,甚至拿着藤蔓在后面赶着。
再不努力点,到时候和别人家的距离就拉开了。
想想之前穷的很平衡,现在人家一天十几二十文,一个月六百文,等后面更熟练了,一天三四十文也不是问题。
到那时候,他们啃着馒头,看人家吃着大鱼大肉。
这样的场景,单是在脑海中幻想一下都极为可怕。
这番思维,同步出现在每个村民脑子里,把自已吓得一激灵,紧接着撸起衣袖继续干。
别人看你那么卖力,那我肯定也不能落后了。
于是众人仿佛比赛似的,一个比一个卖力。
小八哥:“卷,都卷,卷起来好啊!”
-
如今每个家庭都有分工。
刺绣工艺好的,留在家里绣手帕。
没有手艺的,上山找草药。
有手艺的,自然是做技术活儿。
他们都知道,手艺最值钱。
一块手帕最低值12文钱,这还是绣工中规中矩,素帕材质普通来计算的。
而且刺绣不管是什么图案都可,通常一套针线能绣三块帕子,净赚27文。
作为第一批刺绣的张婷婷三人,那几天高兴的做梦都在笑。
(http://www.tianyask.com/book/wwPTTd.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