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康听完田国富的汇报后,脸色一沉,坚决地说道:“田书记,你的话我不能完全赞同。什么叫没有确凿结论就不能行动?只要有群众反映,我们就应该深入调查,把纪委的力量派出去。我就不信,查不出祁同伟的问题!”
高育良在一旁实在听不下去了,他忍不住打断道:“达康书记,我没想到你对祁同伟的成见如此之深,竟然到了仅凭直觉就怀疑我们同志的地步!
祁同伟固然有一些小毛病,比如田书记提到的为亲戚朋友安排门卫和协警的工作,但那不过是些没有编制的临时工,这是很常见的现象,属于人之常情,并未违反组织原则。我想,在座的各位应该都能理解并同意我的看法吧。”
高育良停顿了一下:“还有,达康书记让田书记派人去调查祁同伟,这种做法我认为十分不妥。如果一个同志本身没有问题,却无端受到调查,这无疑会寒了他的心,影响他的工作积极性。
如果按照达康书记的思维,坊间传闻,我还是山水集团高小琴的亲戚,是不是也要好好查查我!另外,请达康书记仔细看一下这份任命名单!”
李达康被高育良最后一句提醒得有些懵,他赶紧拿起任命名单仔细查看,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建议任命祁同伟同志为汉东省京州市市长,免去其汉东省公安厅厅长职务。”
看完后,李达康顿时愣住了,他意识到自已之前搞错了。原来祁同伟并没有被任命为副省长,而是被调任为京州市市长。记得之前常委会提交名单时,自已匆匆看了一眼,的确是副省长。
作为官场老手,李达康很快明白了其中的关键。任命祁同伟为京州市市长,这肯定是沙瑞金的意思。而能左右沙瑞金决策的,恐怕只有陈岩石在背后搞的鬼。
虽然祁同伟没有拿到副省长的职务,但京州市市长也是副部级职位,同样算是升任副部级高官。
而且,作为京州市市长,这样的履历和他李达康的起点已经不相上下了。更让李达康无法接受的是,祁同伟竟然要和自已一起搭班子,共同治理京州。
想到这里,李达康不禁皱起了眉头,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应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
“沙书记,关于祁同伟同志调任我们京州市市长的提议,我作为京州市委书记,竟然事前没有得到任何通知,这着实让我惊讶。这样的做法,似乎并不符合我们一贯秉持的组织程序原则。因此,我必须明确表达我的态度:我反对这样的任命提议!”李达康的语气中带着不容忽视的坚决。
沙瑞金闻言,神色平静地回应道:“达康书记,现在我们还只是在讨论阶段,并未正式任命,所以不必过于紧张,更不要随意上纲上线。那么,你能具体说说你为什么反对这个提议吗?”
李达康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祁同伟同志之前在公安厅担任厅长,他的工作经验主要集中在公安系统内部,从未与人民群众直接打过交道,更没有在地级市或哪怕是县一级主政的经验。我认为,一个缺乏地方治理经验的领导干部,很难迅速适应并有效管理京州市。”
高育良这时插话道:“达康书记,你的话我有所保留。虽然祁同伟确实没有主政地方的经验,但他在公安系统工作期间,没少和人民群众接触。比如大风厂事件,我认为祁同伟处理得就相当妥当。”
提到大风厂,李达康的火气更大了。大风厂员工的条件市委是通通同意!可到最后,这些成果却变成了祁同伟的政绩。这口气李达康实在难以咽下!
李达康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育良书记不提大风厂还好,既然提了那我就展开说一下,他一个公安厅长,不去专注处理违法上访、聚众闹事的大风厂员工,反而擅自给大风厂闹事员工承诺,说市委会答应他们的要求。
这让我们市委的工作变得极其被动。本来,我们有机会一鼓作气解决大风厂的问题,从而盘活整个‘光明峰’项目,可因为他的不当干预,这一切都变得复杂起来。”
“那依达康书记之见,是打算采取强拆手段了?大风厂的员工们同样也是京州市的市民,他们的合法利益又该由谁来保护?
强拆过程中,如何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不受威胁,如何保证大风厂内存储的汽油等易燃物品不被意外点燃,从而引发更大的灾难?”高育良的话语中带着明显的质疑与不满。
李达康听后,眉头紧锁,反驳道:“育良书记,你这话是何意?莫非是在质疑我的执政能力与决策智慧?
我李达康可是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绝非靠溜须拍马才坐上这京州市委书记的位子。作为京州的一把手,我必须全局考虑,统筹兼顾,不能因为大风厂这一个局部问题,就牺牲了京州整体的利益和发展大局!”
高育良冷笑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讽刺:“达康书记用‘溜须拍马’这样的词汇,莫非是暗有所指?
你的意思是我高育良也是靠溜须拍马才坐上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的位置?你李达康自已是什么出身,自已心里不清楚吗?在座的各位常委,又有谁不清楚呢?”
李达康闻言,怒气冲冲地继续说道:“我算是明白了,难怪祁同伟有那么大的胆子,敢擅自插手我京州的事务,原来背后有高育良书记你在指教!”
此时,在场的各位常委都面带微笑,静静地观看着两人之间的唇枪舌剑,而沙瑞金作为省委书记,也并未表现出要制止的意思。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镜似的,高育良与李达康之间的矛盾,早在他们两人在吕州市搭班子的时候就已经结下了。
汉东的ZZ生态复杂多变,其中两大派系尤为引人瞩目:一个是以高育良为首的汉大政法系,另一个则是以秘书出身的秘书系。
而李达康,正是秘书系中的佼佼者,他的崛起与壮大,无疑对高育良领导的汉大政法系构成了不小的威胁。因此,两人之间的矛盾与斗争,也就显得尤为激烈和复杂。
(http://www.tianyask.com/book/wwTRd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