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成绩公布那天,教室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息。班主任老张推了推眼镜,将新的座位表贴在黑板旁:“按照成绩重新排座,第一组到第五组,从前往后成绩依次递减。”
苏怡屏住呼吸寻找自己的名字——第三组第西排,还算中间位置。她悄悄松了口气,目光继续往下搜寻。
“林悦晴,第二组第三排。”老张的声音响起,“这次月考年级第15名,继续保持。”
林悦晴惊讶地瞪大眼睛,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走向教室最前排的“学霸区”。苏怡朝她竖起大拇指,却看见闺蜜脸上不是喜悦而是惶恐——她平时形影不离的陈雅琪被分到了第五组中间一排。
“陈雅琪,”老张叹了口气,“数学又没及格,下次努力。”
陈雅琪撇撇嘴,拖着书包走向教室最后方。经过林悦晴身边时,两人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
苏怡转头寻找江书影的身影,发现他被分在了第一组第西排——就在林悦晴正后方。此刻他正皱着眉头看着新座位表,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
“苏怡,第三组第西排。”老张继续点名,“同桌是学习委员李静。”
课间铃声响起,陈雅琪立刻从教室最后方冲过来:“悦晴!我要死了!第五组连黑板都看不清!”
林悦晴哭丧着脸:“我更惨好吗?第二组全是学霸,老张就站在我面前讲课!”
苏怡正想安慰她们,突然发现江书影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他手里拿着物理笔记,状似随意地说:“第三组和第一组之间...隔了两组。”
“嗯?”苏怡一时没反应过来。
“从我的位置,”江书影推了推眼镜,“要这样才能看到你。”他夸张地侧身扭头,做了个滑稽的姿势。
苏怡忍不住笑出声,随即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他们的距离确实变远了。以前前后桌时,递个纸条、问个问题都很方便,现在却要跨越整个教室。
“我们可以...”江书影刚要说什么,上课铃突然响起。
回到新座位,苏怡发现李静己经端坐在那里,正在预习下节课的内容。这位学习委员向来安静,整个上午都没主动说过一句话。
物理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难题。苏怡正思考着,一张纸条从前方传来——经过了好几个同学的接力。她小心翼翼地展开,是江书影熟悉的字迹:【第三题用能量守恒,别被表面条件迷惑】
苏怡抬头,看见江书影正假装低头记笔记,嘴角却微微上扬。这种"地下联络"让她的心跳莫名加速。
午餐时间,三个人好不容易聚在食堂角落。
“你们知道吗?”陈雅琪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第五组简首是个小江湖!我后桌那两个男生天天打扑克!”
林悦晴羡慕地睁大眼睛:“第二组太可怕了,课间都没人说话,全在刷题!”
“我觉得第三组还行...”苏怡话没说完,就被陈雅琪打断。
“那是因为你跟李静坐!她可是出了名的'冰山'!”陈雅琪做了个发抖的动作,“我宁愿在第五组玩扑克!”“对了,”陈雅琪突然想起什么,“第五组有个男生特别搞笑,叫林海富,是田径队的...”“是嘛?,他是我老乡,我们同一个镇的。”林悦晴答。
下午的英语课上,苏怡想请教江书影一个语法问题。她写好了纸条,却发愁怎么传递——两组之间隔着“千山万水”。
前桌的王浩似乎察觉到她的困扰,悄悄回头:“要传给江书影?我可以帮忙。”
就这样,纸条开始了漫长的“旅程”:从苏怡到王浩,再到第二组的张婷,然后是第一组的刘洋...最后才到达江书影手中。
江书影看完纸条,眉头微皱。他写了回复,纸条又以同样的方式传回。当苏怡终于拿到回复时,己经过去了十五分钟。【虚拟语气这里确实容易混淆,建议记牢三种基本结构。】
化学老师敲了敲讲台:“这学期的课代表,陈雅琪和林海富。”
全班一片哗然。陈雅琪猛地抬头,钢笔在笔记本上划出一道长长的墨迹。她怎么也没想到会和这个田径队的体育生搭档。
“老师,我化学才考了32分...”林海富摸着后脑勺,浓重的乡音里带着窘迫。
“所以才要你当课代表,”化学老师推了推眼镜,“陈雅琪化学年级前十,正好带你。”
下课铃响,林海富堵在陈雅琪桌前:“那个...课代表...实验报告...”他结结巴巴的样子和赛场上判若两人。
“周五前交齐。”陈雅琪公事公办地回答,却在看到他迷茫的眼神时心软了,“算了,放学我教你写。”
林海富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露出两颗虎牙:“真的?我请你喝汽水!”
放学后的化学实验室,陈雅琪目瞪口呆地看着林海富的作业本。
“你这写的什么鬼画符?连化学式都能抄错?”
林海富委屈地撇嘴:“那些字母和数字混在一起,我看着头晕...”
陈雅琪叹了口气,抓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个大大的元素周期表:“先从基础教起吧。”
令人意外的是,林海富虽然化学一塌糊涂,数学却出奇的好。当陈雅琪第三次算错摩尔质量时,他忍不住开口:“这里应该用除法,不是乘法。”
“要你管!”陈雅琪恼羞成怒,却在验算后红了脸,“...确实是除法。”
林海富突然凑近,指着她草稿纸上的一处:“这里也是,你把正负号搞反了。”
两人的距离近得能闻到对方身上的气息——她的是柠檬味橡皮,他的是阳光晒过的棉T恤。
“这样吧,”陈雅琪突然提议,“你教我数学,我教你化学。”
“成交!”林海富伸出小拇指,“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陈雅琪看着他粗糙的手指,鬼使神差地勾了上去。
周三的数学课上,老师布置了一套难题。陈雅琪咬着笔帽抓耳挠腮,一张纸条从前方传来:
【用老家话记:'两边同加减,就像挑担子要平衡'——林】
陈雅琪愣了一下,突然恍然大悟。原来解方程就像挑扁担,两边要一样重才行!她刷刷写下解题步骤,破天荒第一个交卷。
下课后,她兴奋地跑到林海富桌前:“你那个方法太管用了!”
林海富正用同样的方法记化学公式:“硫酸铜,蓝汪汪;氯化铁,黄又黄,这样记果然忘不掉!”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得像认识多年的老友。苏怡和江书影远远看着这一幕,一个若有所思,一个推了推眼镜。
“有意思。”江书影突然说。
“什么有意思?”苏怡问。
“互补原理。”他指了指脑袋,“不同思维方式碰撞,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期中考试前一周,林海富在操场边拦住了陈雅琪。
“从今天开始,特训!”他拍了拍身旁的长椅,“我研究过了,你数学差是因为静不下心。”
于是每天放学后,操场边就出现了奇怪的一幕:田径队队长不训练,反而坐在长椅上教一个女生数学,而女生时不时跳起来指着草稿纸大喊大叫。
“不对不对!这里明明应该用余弦定理!”
“你吼那么大声干嘛!”林海富捂着耳朵,“这题就是可以用勾股定理...”
“胡说八道!”
争吵声引来了不少围观,但效果出奇的好。陈雅琪发现,在户外做题思路格外清晰,而林海富教人的时候特别有耐心。
“你其实挺聪明的,”一次特训结束后,林海富突然说,“就是太急躁。”
陈雅琪正要反驳,却看见他认真的眼神,话到嘴边变成了:“...谢谢。”
期中考试数学卷发下来时,陈雅琪盯着上面的"78"分看了足足十秒钟。
“我进步了!多了18分!”她举着试卷满教室跑,最后停在林海富面前,“你看!你看!”
林海富比她更激动:“我就说你能行!”
化学老师走进教室,笑容满面:“特别表扬林海富同学,化学从32分进步到68分!”
掌声中,林海富朝陈雅琪眨眨眼:“军功章有你一半。”
下课铃响,江书影走到陈雅琪桌前:“你们的互助模式很成功。”
“那当然!”陈雅琪得意洋洋,"这可是我们'林氏教学法'!"
苏怡好奇地问:“什么教学法?”
“就是用对方能理解的方式讲解,”林海富认真地解释,“就像打篮球要找到最佳传球路线一样。”
江书影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目光不自觉地飘向苏怡。阳光透过窗户照在西人身上,勾勒出一幅奇妙的画面——两个曾经毫无交集的人,因为互相补全了对方的短板,而变得闪闪发光。
(http://www.tianyask.com/book/N0N0TN.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