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最可怕的不是贫穷,不是争吵,而是那个孩子——在某个瞬间,突然发现自己的灵魂,正被亲生父母一点一点地吃掉。
十年来,我像解剖一具腐烂的尸体般剖开自己的抑郁。经过无数次痛苦的回溯,刀尖最终抵住那个最初的瞬间。
那是个高三某个晚自习后,归家的夜晚。当我站在家门外,听见屋内传来熟悉的争吵声。
父亲的愤怒的咆哮,母亲的回应带着尖利的怨怼,关于钱,关于亲戚,关于十来年前某件早己腐烂的旧事。
当母亲又一次用那个特定的升调说出"你永远都是这样"时,我的喉咙突然不受控制地震动起来。
我听见自己用一模一样的音调对着空气嘶吼:"你们能不能别吵了!"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当我愤怒抱怨时,我的用词、语气,甚至脸上肌肉抽动的角度,都和我的父母如出一辙。
我害怕极了,连滚带爬地逃回房间。
对着镜子,我看见自己的嘴角在抽搐,右眼下方那道肌肉的痉挛轨迹,竟和父亲暴怒时的面部纹路完全重合。
我瘫倒在地,脊背上有一道寒意涌了上来,双手不自觉地在颤抖,我不甘心。
我又爬了起来,再次站在镜子前,恍惚间看见三张脸在重叠:年轻的父亲,中年的母亲,以及正在变成他们的我。
我们有着相似的眉眼,相似的愤怒,甚至连对生活不满时的神态都一模一样。
那些我深恶痛绝的说话方式、表情神态,像遗传病一样在我的血肉里生根发芽。
那晚,我第一次认真思考"逃离"的可能性。也是第一次,无比渴望考上一所大学,一所离这个家越远越好的大学。
我很清楚,虽然物理距离的远离并不能真正切断那些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但至少,在一个没有他们的地方,我的叹息可以少一些他们的影子。
我的愤怒可以不必遵循他们的模板。我的悲伤可以纯粹是自己的,而不是某个家族情绪的延续。
如今我终于能分辨:哪些情绪真正属于我,哪些只是继承的创伤。
这场蜕变,我成功了。
我想给诸位说的是,原生家庭给孩子的,不只是基因和姓氏,而是一整套感知世界的逻辑。
如果你也有了孩子,请记住:你的愤怒、焦虑、怯懦,抑郁都会成为他最初认识世界的模板。
所以,请在情绪失控前深呼吸,在争吵爆发前转身,在伤害发生前克制。
别让那些曾让你痛苦的模式,再一次在他的血液里苏醒。
因为爱,不仅仅是给予,更是克制。
我以为逃离原生家庭带来的阴影后,生活就能彻底阳光起来。然而,一次家庭聚会打破了我的幻想。当再次面对父母,那些深埋心底的恐惧与愤怒瞬间被唤醒。父亲又开始用那熟悉的愤怒语气指责我,母亲也在一旁附和着,我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争吵的夜晚。
但这一次,我没有像从前那样失控。我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这不是我的错,我己经不是那个只能无助逃避的孩子。我平静地与他们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父母似乎也被我的改变惊到,争吵声渐渐平息。
那一刻我明白,真正的蜕变不只是物理上的逃离,更是在面对原生家庭时,能坚守自我,用爱与理智去化解曾经的创伤。而我,也会带着这份成长,在未来的生活中,用正确的方式去爱自己、爱他人。
(http://www.tianyask.com/book/N0jdPT.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