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密关系中,了解伴侣的深层次需求非常关键。只有清楚对方需要什么,才能判断这段关系是否适合自己,以及自己与对方是否匹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核心需求,长期关系的本质就是核心需求的匹配。想要搞定一个人,就得学会摸清他的核心需求,因为一个人的核心需求决定了他最终会选择什么样的伴侣。
那么,什么是核心需求呢?我们在择偶时会有各种需求考量,比如生理需求、物质需求、情感需求等,但这些需求是会变化的。比如一个正在创业的人,当下可能需要一个能陪他吃苦的合伙人,但如果只满足这一点,在他事业走向正轨后不能提供新的价值需求,他很可能就会离开。长期被需要的部分通常就是核心需求。
如何找到对方的核心需求呢?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人的核心需求往往是他潜意识深处最匮乏的部分,也就是一个人内心缺什么就需要什么。这种深层次的情感需求可以从原生家庭追溯。比如从小留守的孩子长大后最需要陪伴;从小在父母养育下长大的孩子格外需要情绪稳定的伴侣;从小被严格管教的孩子可能需要能让他放松、给他自由的人;从小被忽视、被指责否定的孩子核心需求是被看见、被肯定、被接纳。所以,要了解另一半真正的需求,就要看他的原生家庭、成长环境、父母的对待方式以及童年经历。因为我们在亲密关系中会寻求对早年经历的圆满,这就是情感需求和互补性。
不过,有一部分人成年后的需求表现与早年经历相反。比如,看似被忽视应该需要陪伴的人,却可能不喜欢被粘着。这可能是因为小时候他们想亲近父母或表达需求时被忽视,所以潜意识里觉得表达需求没用,也不需要亲密关系。进入亲密关系后就表现得冷漠、疏离,看似独立,实际上是在防御小时候被忽视的痛苦。他们内心其实非常渴望亲密,只是因为有创伤和不满足的地方。在没有感受到完全安全时,就会带着防御与他人接触。面对这样的情况,要真正理解他们的核心需求,首先要让他们感到信任和安全。在他们需要陪伴时给予陪伴,不需要时给他们独立自由的空间,完全接纳他。
(永远不要去选择改变你的伴侣)
在任何一段关系中,当你发现对方因为过去的经历而存在某些问题时,如果一味想要改变对方、带其走出困境,往往难以收获好结果。试图背负伴侣的伤痛,很容易陷入自我牺牲式的拯救模式,过度关注对方感受,毫无保留地付出。
起初,你可能会充满热情地为爱付出,但随着时间推移,你的精力和情感会被逐渐消耗。内心会开始出现不平衡,产生抱怨情绪。在这个过程中,甚至会不自觉地产生傲慢和控制欲。当你把伴侣定位为需要拯救的对象,实际上是将自己置于高位,会认为对方应该听从你的建议,觉得自己付出这么多,对方就该处处迁就自己。这种优越感会加剧双方权力的不对等,增强控制欲,樶终破坏关系的平衡。
另一方面,执着于疗愈伴侣,相当于不断提醒对方自身存在问题。没有人愿意被当作有缺陷的人,被指责和控制。即便你帮助对方的出发点是善意和爱,但在对方眼中,这种爱可能会让人感到压抑。这很容易引发对方的逆反心理,抗拒你的帮助。如果坚持要疗愈伴侣,关系通常会走向两种结局:一是对方拒绝改变,这会让你感到失望、愤怒和痛苦,还会将这些负面情绪归咎于对方;二是对方勉强做出改变,但内心会感到压抑、委屈,同样陷入痛苦,并认为痛苦是你造成的。无论哪种情况,樶终双方都会受到伤害,关系陷入僵局。
因此,不要试图去疗愈自己的伴侣。我们很难真正具备改变他人的能力,也无法玩全志愈对方的伤痛。我们能做的,是审视自己在关系中的行为模式,了解自己在关系中获得了什么、缺少什么,找到滋养自己的方式。真正的爱情不是相互填补缺陷,而是在相处中发现更好的自己。每个人只能对自己的成长负责,只有自己才能真正疗愈童年的创伤。当双方都专注于自我成长,关系才能更加轻松、包容。
(http://www.tianyask.com/book/N0jdPT.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