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7章 是不够喜欢你还是性格回避

天涯书库 更新最快! 做自己的那束光晓婷 http://www.tianyask.com/book/N0jdPT.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感情里,怎么判断对方是不够喜欢你,还是本身是回避型人格呢?网上有很多解答,但大多没说到点子上。其实,只要你对回避型人格的情感模式足够了解,就能轻松区分。下面我就从五个方面,给大家好好分析分析。

一、是否享受独处

我见过的大部分回避型人格的人,都特别能独处。他们可以在椅子上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安安静静的,非常享受只属于自己的空间,这会让他们很有安全感。

他们可能喜欢一个人对着电脑工作、上网,也喜欢独自去一些没人认识的地方闲逛。在和人交流时,要是没什么必需说的,他们决对不会主动开启话题。但要注意,回避型人格的人可不是内向、自闭或者情商低,他们只是比一般人更能沉得住气,更享受孤独。要是有个人,天天忙着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手机消息从早到晚响个不停,却唯独不怎么搭理你,那这人大概率不是回避型人格,只是不够喜欢你罢了。

二、态度的持续性

回避型人格的冷淡是持续的,那种忽冷忽热的不叫回避型。和回避型人格的人相处,你会有明显的感觉:你主动找他很多次,偶尔他好像有了点兴趣,你刚想深入聊聊,他又突然冷淡了。而和不够喜欢你的人相处,他们是在有求于你时热情,不需要你时就冷淡。比如你送礼物给他,他可能会对你热情几天。但回避型人格的人收到礼物,更多的是感到压力,你很难察觉到他们对你有什么需求。

三、对责任感的态度

回避型人格的人过度在意责任感,既害怕承担责任,又强迫自己负责,常常把自己放在照顾他人的位置,而不是被照顾的一方。比如两人约会出门,他会觉得是因为对你负责才出门的,不然更愿意自己在家待着。既然出门了,他就会提前规划好一切,像去哪儿吃饭、吃完饭做什么、几点回家等。可要是约会中你对他的规划有任何不满,他就会觉得自己都做了这么多努力,你还给他压力,就会崩溃。不过,这些内心的挣扎,伴侣往往很难察觉,只能看到他总说自己累、压力大,让伴侣别折腾。长期和回避型人格的人相处,你可能总觉得自己有问题,他也会经常指责你幼稚、不懂事、不考虑他的感受。

(你以为那是爱情?不,那只是多巴胺的幻觉)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热恋时整天黏在一起,看对方哪儿都好,可几个月后突然觉得“感觉淡了”,甚至怀疑是不是选错了人。这种变化背后,其实藏着大脑运行的规律。早在上世纪,就有学者在电击治疗研究中发现,电流刺激能让人产生愉悦感,甚至成瘾。原因很简单:电击会促进多巴胺分泌,这种被称为“快乐激素”的神经递质,能让人感到兴奋和满足。恋爱初期的激情,本质上也是多巴胺主导的“化学狂欢”。两个人互相吸引、心跳加速,甚至有些患得患失,其实都是大脑在大量分泌多巴胺。

但这种状态注定无法长久。人体就像精密的机器,总会努力维持平衡。大脑不会一首让多巴胺过量分泌,通常几个月后,分泌量就会逐渐回落。这时很多人会感到失落,觉得对方“变了”,甚至怀疑这段感情是不是一开始就是错觉。要知道,恋爱初期的热情,就像一场绚丽的烟花秀。对方精心打扮的样子、每天说不完的甜言蜜语,都可能是多巴胺驱动下的本能表现。如果把这些当作爱情的常态,往后难免失望。就像有人说的:“别把烟花当太阳,那会灼伤你的眼睛。”

多巴胺退潮后,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这时双方的缺点会慢慢暴露:他可能不再每天准时说晚安,她也会抱怨你总忘记纪念日。生活习惯的差异、情绪管理的短板,都会成为摩擦的导火索。如果只靠恋爱初期的激情,很容易在这些矛盾面前败下阵来。真正的亲密关系,需要的不是多巴胺带来的本能冲动,而是两个人的心智和情感能力。心智水平包括情商高低、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是否拥有健康的人格。比如遇到矛盾时,能不能换位思考?情感功能则体现在能否察觉自己和对方的情绪,能否建设性地解决问题。这些都不是天生就会的,而是需要在关系中不断学习。

就像学开车需要练习踩离合、换挡,经营感情也需要掌握技巧。比如学会“非暴力沟通”:不说“你总是这么自私”,而是表达“你这样做让我有点难过”;比如培养共情能力,在对方情绪低落时,先倾听而不是急着讲道理。这些能力的提升,比单纯的“喜欢”更重要。爱情不是某个瞬间的怦然心动,也不是几个月的激情澎湃。它更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需要双方不断调整步伐,互相理解和包容。



    (http://www.tianyask.com/book/N0jdPT.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
天涯书库 有求必应! 做自己的那束光晓婷 http://www.tianyask.com/book/N0jdPT.html 全文阅读!天涯书库,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