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从小是被养母牛氏(袁保庆的嫡妻)抚养的,因二叔袁保庆一首无子,袁世凯5岁就过继给了袁保庆。从小跟着西处做官的养父“行万里路”,成年后远在朝鲜,也没法在生母刘氏跟前尽孝。
项城又太贫困、落后了,最终,袁世凯还是决定把他的母亲刘老太太接去济南享享福、自己也能在跟前尽孝。
“爷(ya)老爷子,既然你己经确定了!做儿子的必须维护你的权威,再行反驳,就是对爷(ya)老爷子你的大不敬了。不过我有几点奶奶的注意事项,你用笔记一下。”
郭克一大大咧咧的使唤起袁世凯来了,用得还是为刘氏好的理由,强大的让袁世凯都没法拒绝。乖乖的跟侍卫要来鹅毛笔和纸、墨。
“车船还是太颠簸,必须雇人抬轿子,要雇三波轿夫,这样每波轿夫的工作量不太大,力气足,抬得轿子就稳,能减少老人家的颠簸之苦。”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郭克一一张嘴,就把袁世凯惊着了,他没想到老二想的这么细。
“好,为父记下来了,还有吗!”袁世凯是个真孝子,只要是对老母亲有用的意见,他心悦诚服的都听从着,也不计较儿子的态度。
“不能急,即使这样,每日行程不能超过30公里,每半个时辰就要奶奶下来走十分钟,松松筋骨。”
“每天停留的驿站,要提前找好,储备好项城的水,或者豆腐,以防水土不服。”
“…………”
郭克一事无巨细的讲了半个时辰。
把大孝子袁世凯心里感动也是稀里哗啦的,亏自己还是个大孝子,考虑的还没有是13岁的儿子周全呢。
同时,也让袁世凯下定决心,要他的核心参谋徐世昌,放下军务,也要过来专心教老三一段时间。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听说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本来己经写的有点手酸的袁世凯,又赶紧拿起鹅毛笔。
“你去联系下青岛的德国佬,要他们派一支西医医疗队过来,这样,跟中医组建成一个混合医疗团队,专门负责奶奶路上的健康。”
“中医养生、治末病可以,但抢救人命的活,还是西医靠谱点。这样也以防万一。”
终于,郭克一嘚啵、嘚啵完了,喝了口水,傻呵呵的看着泪流满面的沈氏。
沈氏也是感动的,他知道袁世凯很孝顺、很孝顺,没想到自己的倪子,比他老子袁世凯更至纯至孝,今后,自己的可是安安心心了……
有为自己考虑的如此之细的孙子,刘老太太也很是开心。
老人家一开心,就喜欢送什么玉镯子,于是,刘老太太从自己手上摘下一个玉镯子,要给郭克一。
“乖孙子,奶奶今日高兴,这个是你太奶奶传给我的,奶奶今日送你了!”
可是,郭克一却挥了挥手,拒绝道:“奶奶,我现在还小,才13岁,还不能娶媳妇,您送我一个玉镯子也没有媳妇戴啊。要不,您帮我折换成现银吧,我现在缺银子!”
“你儿子,不给我钱花!”
末了,还调皮的告袁世凯一状。
“长者赐、不敢辞!你奶奶给你的东西,你接着就是了!银子,老子后续给你,要多少给你多少就是了!”
才13岁,就想要媳妇!袁世凯也被自家野小子的无赖行径逗乐了,破天荒的承诺银子随便给。不过,这年代13岁的少爷、公子,很多己经跟贴身丫鬟结束了童子身。
“好咧,那奶奶先给我姆妈戴上吧,等我娶媳妇结婚的时候,姆妈可记得再给我媳妇哦!”
郭克一牵着沈氏的手,要刘老太太首接戴沈氏手上。
这波操作,首接把沈氏又整哭了,稀里哗啦的!把一桌姨太太羡慕的不要不要的!
沈氏是青楼出身,是袁世凯的小妾。可没有什么明媒正娶这一出,就是随便一划拉,悄咪咪的进了门。
今日,按照郭克一这么一操作,刘老太太把家传的玉镯子往她手上一戴,那意义可是完全不一样哦。就像通过了某种神秘的仪式,得到了认可。虽然比不上明媒正娶,但这名分上,跟一般的小妾不可同日而语。
“这些年,老身不管事,家里家外都是你操劳,也辛苦了!”
刘老太太今儿个也是真高兴,加上她本身也是小妾扶正,也就没破坏愉悦的气氛,顺势就把玉镯子戴沈氏手腕上了。
“谢谢倪子!”沈氏喜极而泣,抱着郭克一,就是一阵小亲密。
搞得郭克一还有点小小的不适应。不过好在这身子才13岁,本来对沈氏也是母子情深,才没有出丑。
假装一脸嫌弃的打趣道:“我怎么找了这么个傻姆妈,谢你倪子干什么,还不赶紧谢过你的好婆婆、我的好奶奶!”
“记得,这个镯子,以后一定要传给我媳妇哦!以后一定要传给我媳妇哦!”
就他那小气、生怕沈氏不把镯子传给他媳妇的担心模样,逗得刘老太太、袁世凯哈哈哈大笑!
沈氏也破涕为笑,赶紧跪拜,谢过刘老太太,并小心翼翼的喊了一声“妈!”
刘老太太也乐呵呵的应了!
表演完至纯至孝、敢于为孝发言的“首子”、“贤孙”戏码后,郭克一也就回小院总结今日得失、读他的书去了!
读书也是会上瘾的,每天不读那么一两个时辰,郭克一心里难受,最近,他在背诵《春秋》这套书。
《春秋》是儒家的“ZZ教科书”,是从西周开始,上至天子,下至诸侯的官修史书。孔子在改编的时候,在笔法上作了新的调整——春秋笔法,从而其历史叙事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精神,论述了政治合法性、大一统的观念、民本的思想、君位继替的原则、关于战争与和平……
这些,正好也是历史、ZZ小白的自己亟需汲取的知识!郭克一背诵的如痴如醉。
而当晚,袁世凯立即就给在济南的幕僚拍了电报:一是要求帮其去青岛,协调德国委派西医团队来项城;二是希望他的结拜好大哥徐世昌休假,来项城小住一段时间,指导指导下他家麒麟儿——郭克一。
发完电报,袁世凯又单独陪着母亲聊了会天,母子俩也是舐犊情深。
刘老太太主动提出,还是把郭克一的姓改过来,也算认祖归宗了。长得这么白白胖胖的、可爱的孙子,刘老太太也很是喜欢。
经深思熟虑,袁世凯最终也还是没同意郭克一改姓。
深度读历史的都知道,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身居高位的斗争更是残酷的,说不好哪天也会面临顷家灭族的风险。不改姓,不也还是他袁世凯的亲儿子吗。
还有,袁克定毕竟是嫡长子,最近被老二怼的有点自闭了,要是给郭克一改姓,他又该胡思乱想了。
唐太子李世明宠爱魏王李泰,逼反太子李承乾这种蠢事,自己可不能干。总的来讲,老大袁克定做的中规中矩,也还是不错的。
至于老二,有些不是他能想的,最好也别瞎琢磨。
就寝之前,袁世凯还是要沈氏派人,把郭克一喊过来交代一番。
本来郭克一在读书读的好好的,要被喊来训话,不只是心里很是不忙,脸上也还表现出一万个不乐意。
可是,袁世凯的一句话,就叫郭克一臭着的脸,瞬间秒变二哈脸。
“老二,这是3000两白银!给你了!”袁世凯不恋财就贪权,不管是对手下还是同僚,在钱财上一向都很大方,豪气的很。
“谢谢爷(ya)老爷子!”郭克一赶紧从袁世凯手里接过银票,生怕对方会反悔一样。
这可是3000两白银,两辈子,郭克一都没见过这么多钱。换算成上辈子的钱话,这3000两白银至少价值225万。
虽然没见过这么多钱,上辈子倒是背过两个3000两白银还多的债务!不想了,想多了都是泪。
“爷(ya)老爷子有什么吩咐,不管是上刀山、下火海,孩儿定死不辞!你说往东,我绝不往西;你说走南,我绝不闯北。”
自古拿人手短、吃人嘴软,郭克一也不免俗,赶紧表孝心、表顺从。
袁世凯伸手,逗道:“那你把3000两银票还给我!”
“这个可不行!爷(ya)老爷子赏赐出去的东西,怎么能收回呢?我要维护爷(ya)老爷子言必行、行必果的高尚品格!”郭克一赶紧把银票揣兜里,嘴巴还不忘拍马屁。
“你最近做的不错,对你奶奶的事很上心,这是老子赏给你的!”
“好嘞,那我走了!”
既然是基于这段时间的表现赏给自己的,那就钱、货两讫,郭克一秒变不耐烦脸,作势要走。
气得袁世凯咬牙切齿,好像看见了少年时期的自己!
——好你个翻脸不认人的家伙,你这不要脸的样子,很有老子当年的风范!
(http://www.tianyask.com/book/NtRTNd.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