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一百章 蒙古·月亮箭

小说: 世界民俗风情故事   作者:雲影流光
天涯书库 更新最快! 世界民俗风情故事 http://www.tianyask.com/book/NwTwtj.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草原的风裹着野韭花的香气漫过敖包时,萨仁正蹲在勒勒车后补弓弦。她的手指被麻线勒出深紫的血痕,却仍固执地往弓背缠着最后一圈——那是用阿尔泰山南麓的岩羊筋搓成的,父亲说过,好弓要吃够三牲的精魄,才能让箭镞咬住风。

"萨仁!"妹妹其木格抱着奶桶跑过来,辫梢的珊瑚珠撞得叮当响,"阿爸说今年那达慕的射箭场,女的连门坎都别想迈。"

弓弦"啪"地绷断,麻线抽在萨仁手背上,渗出的血珠落在青石板上,像朵开败的红柳花。她望着远处正在搭建的彩棚,那里将被男人们占据,射箭靶心挂在最高处的松枝上,随风摇晃,像颗挑衅的红眼睛。

"为什么?"她问风,问草叶上滚动的露珠,问敖包上褪色的经幡。去年春天,她跟着老射手巴图爷爷学射时,曾射中过三百步外的旱獭——那只灰毛的小兽当时正叼着她藏的奶干,箭从它左眼穿过,却没流一滴血,像被月光轻轻吻了一下。巴图爷爷摸着断箭杆说:"这手准头,该去射大雕,该去那达慕。"

可当她把这个梦告诉阿爸时,阿爸正用套马杆修着羊圈的篱笆,铁锤重重砸在木楔上:"女人的箭该射的是毡房的毡虫,是牛棚的鼠辈。那达慕的射箭场,是男人的战场,是腾格里考验勇士的地方。"

暮色漫上来时,萨仁抱着弓走进了后山的松树林。传说这里住着守护草原的白鹿,它的角能拨开云雾,它的眼能看透人心。她跪在青苔上,把额头抵在沾着松脂的岩石上:"请让我看看,我的箭能不能触到腾格里的衣角。"

松涛声里传来细碎的蹄印。一只雪白的鹿从雾中走来,角上的银铃轻响,像撒落的星子。它低下头,鼻尖轻触萨仁的手背,凉丝丝的,像山涧的泉水。

"我知道你要什么。"白鹿的声音像风吹过芦苇荡,"但箭的力量不在弓,在人心。你见过月亮吗?它照着草原,也照着雪山;它圆的时候,牧人收牧归栏;它缺的时候,狼群出来觅食。可无论圆缺,它都在天上,谁也挡不住。"

萨仁望着白鹿的眼睛,那里映着整片天空。她忽然明白,自己不是要和男人们比力气,而是要比他们对草原的理解——风从哪里来,草往哪里长,旱獭的洞穴在哪块向阳的坡地,这些,她比谁都清楚。

从那天起,萨仁的箭筒里多了三支特殊的箭。第一支用她出生时剪下的脐带缠裹,第二支是她十西岁第一次挤奶时,奶牛蹭掉的乳毛编织,第三支最特别,是白鹿在某个雪夜衔来的羽毛,泛着珍珠母贝的光泽。巴图爷爷说,这是"心箭",射的不是靶子,是人心底的那片海。

那达慕的前七日,草原上来了商队。萨仁用攒了三年的羊毛换了副新弓,弓身是桦木做的,弓背嵌着三颗铜钉,像三颗小太阳。她背着弓在篝火旁练臂力,老额吉们摇着头笑:"这丫头疯了,女人的胳膊哪有男人的粗?"年轻的牧人则吹着口哨起哄:"等她射偏了,我们就用套马杆给她套个新婆家!"

只有其木格偷偷塞给她一块奶豆腐:"姐,我昨晚梦见白鹿了,它说你的箭会像星星落进池塘,溅起一串银铃铛。"

决赛那日,射箭场围得水泄不通。男人们的箭靶挂在五十步外,红心只有拳头大;萨仁的靶却立在一百步外,靶心是片月牙形的蓝布——那是她用阿妈旧袍子的里衬裁的,染着草原最纯净的蓝。

"女人也配和我们比?"最壮的摔跤手巴特尔把弓往地上一杵,震得箭壶里的箭跳起来,"我一根手指就能折断你的弓!"

萨仁没说话。她解开弓上的鹿皮裹布,露出泛着琥珀光的桦木。巴特尔的箭"嗖"地射出,精准地扎进红心,人群爆发出欢呼。轮到萨仁时,她弯弓的动作像春风拂过草尖,三支"心箭"依次离弦——第一支擦着巴特尔的箭杆飞过,在靶心旁钉出个小坑;第二支穿过第一支的尾羽,把红心分成了两半;第三支最绝,竟擦着巴特尔的耳尖掠过,"叮"地扎进月牙靶心,蓝布上的银线被箭镞带起,像片被风吹散的云。

全场静得能听见鹰的哨音。巴特尔的脸涨得比公牛还红,刚要发作,白鹿突然从人群后冲了出来,角上的银铃震得人耳鸣。它用角轻轻一挑,萨仁的第三支箭"咻"地飞回,箭头正指巴特尔的咽喉。

"腾格里在看。"白鹿的声音像敲响的青铜钟,"谁的心更干净,箭就替谁说话。"

巴特尔的冷汗顺着下巴往下淌,突然"扑通"跪了下来。人群里不知谁先喊了一声:"女射手的箭比鹰还准!"接着是此起彼伏的喝彩,连最顽固的老牧民都摘下了帽子,对着萨仁弯腰。

颁奖时,盟长把象征冠军的银碗递给萨仁,手却在发抖:"你射的不是靶子,是我们心里的墙。"萨仁接过碗,看见碗底刻着一行小字——"给第一个触到月亮的女人"。

那达慕结束后的第七天,草原上的长老们聚在敖包前。萨仁站在中间,怀里抱着她的弓,弓身的铜钉在阳光下闪着光。最后,最年长的喇嘛摸着胡子说:"从今往后,那达慕的射箭场要设两副靶——一副给勇士,一副给月亮。"

现在,每当草原的月亮圆起来时,人们总能看见一个姑娘站在最高的山坡上,身边跟着只雪白的鹿。她的箭筒里装着三支"心箭",一支射向过去的偏见,一支射向现在的勇气,第三支永远射向未来——那里有女孩们的笑声,有弓弦的震颤,有月亮落在箭镞上的光。

而萨仁的故事,己经被写进了新的蒙古长调。歌里唱:"月亮不只在天上,也在姑娘的臂弯里;箭不只在男人手里,也在敢抬头的胸膛里。"风把这首歌带到很远的地方,连雪山都跟着哼起了调子。



    (http://www.tianyask.com/book/NwTwtj.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
天涯书库 有求必应! 世界民俗风情故事 http://www.tianyask.com/book/NwTwtj.html 全文阅读!天涯书库,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