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管家领着一位身着靛青色亚麻立领衬衫的男子步入听雨轩。
他约莫西十出头,脑后扎着个小辫子,圆框眼镜后是一双敏锐如鹰的眼睛,手腕上缠着几圈古朴的木质手串——
活脱脱像是从民国穿越而来的文人雅士。
“老师!”徐麟快步上前,声音里带着掩不住的欣喜,“我刚在庐城音乐盛典拿了最佳作词人奖,听说您在这儿,领完奖就赶过来了!”
程老笑着招手:“来得正好,添副碗筷!”
转头对众人介绍道:“徐麟,我二十年前带的研究生,如今是国内金牌作词人!”
侍者添上青瓷碗筷,徐麟落座后环顾席间:“老师今天气色格外好啊。”
程老抚须而笑:“那是!今早文学院辩论队大胜省冠军传播学院,这不正给孩子们庆功呢。”
说着,指向宋暖,“这位是带队宋老师,别看年纪轻轻,己经是文学院的教授了。”语气中满是骄傲。
宋暖立即恭敬颔首:“徐师兄好!常听程老提起您。”
徐麟推了推圆框眼镜,细细打量着宋暖,突然笑道:
“难怪老师这么高兴,原来是有这么位才貌双全的师妹坐镇。我在你这个年纪时,还在为发表第一篇论文发愁呢。”
宋暖抿嘴轻笑:“师兄说笑了,您那篇《现代歌词的古典意象重构》到现在都是我们研一的必读范文呢。”
徐麟着酒杯摇头:“那篇啊……现在看全是少年意气,要是让我重写……”
程老突然咳嗽一声,打断了徐麟的感慨:“少在这儿矫情!”
他转而指向唐陌,眼中闪着骄傲的光芒:
“这位唐陌小师弟,可称得上我文学院百年一遇的奇才!”
徐麟闻言一震,不由得仔细打量起眼前这个清瘦的年轻人。
他深知程老虽然有些老顽童的意思,但在学术评价上向来严谨,“百年一遇”这样的评语绝非轻易出口。
唐陌连忙躬身行礼:“徐师兄好,程院长实在过誉了。”
“过什么誉,”程老笑着打断,“那篇《草堂铭》就是他的手笔。”
徐麟瞳孔微缩,那篇被学界誉为“当代骈文典范”的作品,竟出自这个年轻人之手?
“正巧,”程老转头吩咐管家,“把唐陌方才即兴所作的新词取来。”
管家应声而去,片刻后捧着一卷宣纸回来。
徐麟接过细看,当目光扫到第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时,手指突然悬在纸面上方微微颤抖。
“找到了!”他猛地抬头,镜片后的双眼亮得惊人。
宋暖好奇问道:“师兄找到什么了?”
“灵感!紫禁城纪录片主题歌!”徐麟激动地掏出手机,一段空灵婉转的旋律流淌而出。
“这首歌叫《檐铃》,周申主唱。我写了1个月,就差这段戏腔词……”
他热切地看向唐陌:“你这两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蓑烟雨任平生’,简首是天赐的‘词眼’!这段戏腔正需要这种既古典又通透的意境来点睛。”
程老抿了口酒:“要用人家的词,酬劳怎么算?”
徐麟连忙道:“这首歌词我能拿到的酬劳是十五万,我分唐学弟两万……”
见程老挑眉,他立刻改口,“五万!不,八万!”
席间顿时一片哗然。
周铭小声对夏知遥咬耳朵:“唐陌这是被财神爷临幸了吧?!”
程老这才满意地捋须:“这还差不多。”
程老目光落在徐麟身上:“徐麟啊,你如今在圈里站稳了脚跟,可要记着这些师弟师妹们,都是文学院的星星之火啊。”
徐麟立即起身,深深一揖:“学生谨记老师教诲。”
“来!”程老突然高举酒杯,琥珀色的酒液在灯下泛起涟漪,“这杯敬薪火相传——”
他目光一一扫过在座众人,“老树枝头新蕊发,才是人间好春色!”
满座师生齐齐举杯,青瓷碰撞声如编钟清鸣。
徐麟又陪程老痛饮5杯,临走时脚步都有些飘忽,却边走边看手机上拍的词稿,嘴里还念叨着:
“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蓑烟雨任平生……嗨嗨,真妙极……”
望着他踉跄远去的背影,周铭突然低叹一声:“唉,啥时候我也能用两句词赚八万啊!”
夏知遥笑着说道:“某宝上有款记忆棉枕头,现在下单后天就到,记得选‘黄粱美梦’款。””
(http://www.tianyask.com/book/dNwtdw.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