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晨·老宅厨房
苏婉清握着石杵捶打糯米团,木桶里腾起的热气在她睫毛上凝成水珠。林晓阳突然按住她的手:"米浆里掺了东西。"他挑起黏连的米粒,在阳光下显出诡异的淡青色。
"是乌稔叶汁。"月嫂王姨掀开蒸笼,"添了能增香。"她指甲缝里的青渍沾到笼布上,晕开的花纹竟与走私账本的暗纹相似。
林晓阳摸出雕花模具,把年糕压成鲤鱼状。鱼眼处突然掉出粒象牙骰子,六个面刻着不同数字——"8971"正好能拼成两组坐标。苏婉清蘸着红糖浆在灶台画线,交叉点落在老宅水井的位置。
城隍庙前的糖画摊子飘着焦香。画糖老翁舀起金黄的糖稀:"姑娘属相?"苏婉清刚要开口,老人己在铁板上浇出只浴火凤凰。糖画背面黏着半张船票,日期是1988年冬至。
"这图案..."林晓阳捏碎糖片,夹层露出微型胶片。显影后的货轮照片上,苏老爷子正与穿海军制服的人握手,背景里"新安号"的舷号被刻意刮花。
人群突然骚动。耍猴人的铜锣坠地,猴子蹿上苏婉清的肩头,爪子勾断珍珠项链。林晓阳追到巷口时,猴子正把珍珠塞进戴绒线帽男孩手里——正是年货市场见过的那个孩子。
"阿宝!"耍猴人甩出鞭子,"把东西还来!"
男孩转身就跑,后颈的烧伤疤在阳光下泛红。苏婉清追过三个巷口,在废品站前踩到块带血渍的银锁片——与她婴儿时期戴的那枚一模一样。
年夜饭的香气漫过庭院时,林晓阳系着麻绳下井。井壁青苔间嵌着枚生锈铁环,扯动后传来齿轮转动的闷响。苏婉清握着对讲机的手首冒汗:"看到什么?"
"防水箱...还有..."林晓阳的声音混着回声,"你母亲的梳妆匣。"
铜匣里躺着半本烧焦的日记,苏芸芳的字迹在焦痕间断续浮现:"青山冒险出海...美玲在檀香里掺炸药..."匣底暗格弹开,十二枚金条闪着幽光,每根都刻着林家匠印。
八仙桌上的松鼠桂鱼刚摆好,三姑奶突然打翻醋碟。紫米糕被酸液腐蚀出蜂窝状孔洞,露出微型窃听器。苏婉清用筷子夹起:"和大姐送的首饰盒同型号。"
"血口喷人!"苏婉婷的翡翠耳坠甩进汤锅。沸腾的老鸭汤溅到族谱上,被汤汁泡胀的"林念芸"三字浮出纸面。
婴儿忽然啼哭不止,林晓阳轻晃拨浪鼓。红绸穗子扫过铜火锅,汤面浮油竟聚成个箭头,首指祠堂方向。苏婉清舀起勺清汤,油花在碗底拼出"井"字。
烟花在夜空炸开时,林晓阳撬开祠堂地砖。青铜酒爵盛着发黄的信笺:"新安号沉船坐标北纬30°..."数字与糖画里的骰子完全吻合。苏婉清突然拽他衣袖,供桌上的蜡烛正将牌位影子投在族谱上——"苏芸芳"的倒影分明是"林芸芳"。
守岁鞭炮声中,老周的儿子阿勇翻墙而入。他工装裤上沾着海底淤泥,扔来的塑料袋里裹着块船体残片。生锈的铆钉孔里塞着半枚玉佩,与林晓阳那枚断口严丝合缝。
第一笼年糕出锅时,苏婉清在蒸汽中眯起眼。林晓阳用米浆在窗棂上勾画,水痕显出的航海图指向近海孤岛。月嫂端着药碗愣在门口:"这岛...赵夫人每年清明都去上香。"
婴儿忽然伸手抓向朝阳,腕间银镯折射出光斑。林晓阳举起放大镜,镯内刻着的潮汐表与沉船坐标完美对应。祠堂方向突然传来重物坠地声,百年老槐树的枯枝上,悬着个随风摇晃的蓝头巾布偶。
(http://www.tianyask.com/book/dwwjRN.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