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颐真眼中精光一闪,配合地落下一枚黑子。
唐陌不慌不忙,又在“西·西”位补了一手。
七步之后,原本死气沉沉的白子竟豁然开朗。
“妙啊!”程颐真抚掌而笑,“没想到你不仅诗才了得,棋艺也如此精湛!”
唐陌谦逊道:“不过是侥幸看过这个古谱,实在当不起程老夸奖。”
程老爽朗一笑,突然握住唐陌的手腕:“走,带你去瞧瞧园里新叠的假山。”
他转头朝宋暖使了个眼色,“丫头也一道来,正好品评品评老夫新题的对联。”
三人沿着青石板小径缓步而行,穿过一片竹林,眼前豁然开朗。
一泓碧水中央矗立着座太湖石假山,嶙峋的孔洞间流水潺潺,山体上攀附着几株苍翠的迎客松。
“这山石是从苏州专程运来的...”程老得意地捋着胡须,“光是摆放就花了匠人半月功夫。”
唐陌由衷赞叹:“叠山理水,浑然天成,程院长好雅兴。”
程老闻言开怀,引二人踏上九曲桥。
荷花池中央的六角亭飞檐翘角,檐下悬着“清风荷韵”的楠木匾额。
朱漆立柱上镌刻着程老亲笔题写的对联:
【半亩方塘涵月影】
【一亭清气养天和】
宋暖望着对联赞叹道:“程院长这笔字当真妙极!”
“横如荷茎擎露,竖似莲柄临风,这'涵'字三点水活脱脱要滴进塘里似的。”
她故意顿了顿,眼波流转,“更难得是这对联意境,方塘月影是实景,亭养天和是虚境,虚实相生,比那些堆砌辞藻的强上百倍。”
唐陌指尖轻叩栏杆,目光掠过联中暗藏的“塘”、“亭”二字,含笑道:
“宋老师说的在理。不过学生更佩服程老用字的精妙——”
“'涵'字既写月影沉塘之态,又暗喻胸襟。”
“'养'字既状清气氤氲,更见修养功夫。”
他忽然指向远处,“您看那新荷才露尖角,不正应了'涵'字的包容之意?”
程老闻言红光满面,银须随笑声颤动:
“好个'尖角应涵'!唐同学果然解人!”
他忽然拍栏而起,“今儿个高兴,不如你们俩各作诗一首如何?”
宋暖额角顿时一黑。
程老啊程老,您让唐陌写诗就行了,拉我做垫背的干什么?
程老笑着安慰道:“写诗就是大家乐呵乐呵,好坏不论,别有心理压力!”
唐陌自知此行目的,程老就是为了从自己这里挖诗,自然不能拂了他的面子。
当即点头道:“程院长既然有兴致,学生就献丑了。”
两人当即陷入沉吟。
唐陌在记忆里飞快检索着曾经背诵过的游园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太佛系。
“小园香径独徘徊”——太矫情。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闊送青来”——又太村野。
唐陌额头开始微微冒汗。
实在不行,干脆自己胡诌一首?
虽然不至于经典,但应该也能凑合,自己毕竟是白金大神,文学功底还是有的。
可转念一想,又在心底轻轻摇头——
毕竟自己之前写的《巴山夜雨》《如梦令·雨疏风骤》《咏鹅》以及《水龙吟·咏絮·赠疏月》,哪一首不是经典?
到了程老这里却突然流于一般,只怕要惹程老不快。
毕竟程老可是存着要与这首诗一同传名的心思呢。
怎么办……怎么办……?
唐陌恨不得拿块豆腐狠狠砸自己快要秀逗的脑袋。
“呼~”
唐陌长长吐出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栏杆,目光扫过前方的假山,又落到下方的水池。
山...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卧槽!
唐陌瞳孔猛地一缩。
有戏啊!
《陋室铭》似乎可行!
刘禹锡写的是陋室,其实应该并不怎么简陋,就是自谦。
而程老这地方名为草堂,也是自谦——这里特么的豪华得跟王府一样!
但文人嘛,都喜欢把自己塑造成两袖清风的样子。
就在唐陌念头翻转间,宋暖那边己经有了,开口吟道: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偶然松下围棋罢,满袖清风笑白云。”
吟完,程老一怔,随即拍案叫绝:
“妙啊!丫头你这首七绝,前两句以'竹影''月潭'写静景而暗藏禅机,后两句'围棋''清风'显闲适更见超脱。”
“最难得的是这'尘不动''水无痕'六字,把咱们这草堂的清雅意境都写活了!”
宋暖揉着额角,难得露出几分羞赧:
“这属于是超水平发挥了,主要是程老这园子的确太助诗性!”
说完,略带挑衅地看向唐陌:“唐同学的诗可有了?”
唐陌轻咳一声:“有是有了,不过我作的这篇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诗...”
程老大手一挥:“这个不妨事!文好可破万法,快些念来听听!”
唐陌整了整衣襟,朗声念道: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草堂,惟公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话音落下,亭中一时寂静。
良久,程老突然暴喝一声:“好!好啊!”
惊得荷塘里的锦鲤西散逃窜。
“唐陌啊唐陌,你这篇比宋丫头那首可有意思多了!”
“宋暖写的是眼前景,你这写的是胸中境。”
“'山不在高'西句立骨,'苔痕、阶绿、草色、帘青'六字传神,最妙是结句用孔子之言,把个草堂抬到圣贤境界去了!”
唐陌忙拱手道:“不敢当,都是草堂清韵与程老风骨所染,方能偶得此句。”
程老捋了捋胡须,眼中精光闪烁:“孺子可教也。对了,这篇叫什么名字?”
“就叫《草堂铭》。”
“妙极!”程老拍着亭柱大笑,震得檐角铜铃叮当作响。
“正愁这亭中少块石碑,如今可算得着真章了!”
“明日就请石刻坊的匠人来,选块上好的太湖石,用魏碑体阴文镌刻。”
唐陌上前一步:“学生斗胆建议,不如就用程院长您的墨宝来刻。”
“您看柱上这对联,笔力遒劲处如龙翔凤翥,飘逸处又似行云流水。”
“若以您的亲笔刻石,这《草堂铭》方能真正与亭台水榭气韵相通!”
(http://www.tianyask.com/book/dNwtdw.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