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崇文把潘先生打发走,以为可以安定一段时间,结果那些来到安南民主人又出幺蛾子了。
"长官,那些民主人士抗议我们给的待遇低,说我们太苛刻了!"
李志文走进李崇文办公室后说道,志文现在有些恼怒,都是被那些民主人士说的话给气的,给他们好吃好喝的供着,结果反倒觉得安南怠慢了他们,有本事你不要来安南啊!
"怎么了,不就是抗议吗?"
"有必要这么生气吗?"
李崇文看着志文脸都红了,安慰道。
"李长官,你不知道他们说的有多难听!"
"说的好像安南是他们打下来的一样,给他们安排副营级的待遇己经够好的了!安南许多老百姓才刚刚吃饱,他们还不知足。"
"刚来安南的时候,不断夸奖我们,说我们是民主的曙光,开疆拓土的英雄之类的。结果,现在就把我们骂得狗血淋头。"
李志文气愤的说道,他从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真的太不要脸了。
"不用理会他们,他们想走我们欢送,他们想留下,我们不介意。"
"对付他们这类人,最好就是无视他们。"
"你越是反驳,他们就越是兴奋。"
李崇文安慰志文的说道,其实他也很反感这些民主人士,要不是要借用这些民主人士在海外的影响力,就是这副营级待遇他都不想给。
在安南的民主人士都是从港岛和中原跑过来了的,其中有一些人在当年参与过对那边的清洗,双方可谓是血海深仇,虽然那边说不追究了,但是他们心里还是没底,害怕秋后算账。
所以,在得知复兴军在安南稳固下来,并且和鹰酱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后,这些民主人士就跑到安南来了。
至于为什么不去东番,那就要问问东番那位以前是怎么对付他们这些民主人士的,把这些民主人士都吓得不敢去东番了。
在长安(河内)的一间茶楼的包间内,十几名民主人士都在讨论安南的政事。
"都说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
"复兴军这是怎么回事?把军队的军官都调到政府部门当上官员,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没错,这天底下哪有让大头兵当官的事!"
"对啊!"
"他们还把只会耕地的泥腿子和城市三教九流的人,招募为官员,真是可笑!"
"有些人连汉语都说不准,更不用说会背论语了,就这样还可以得到第一名!"
房间里的人,对复兴军的埋怨到了极点。
这些民主人士本来想着,复兴军占领安南后,肯定需要治理国家的人才,这不是为他们这些民主人士专门准备的吗?
李崇文不靠他们治理安南,难道靠他手里的大头兵吗!再说他们这些民主人士和西方国家的关系可是很亲密的,到时候李崇文想要从鹰酱手里拿到援助,肯定离不开他们。
结果他们来到安南后傻眼了!
李崇文居然真的把复兴军的军官调到政府中,还从安南的底层老百姓中招募官员。
这让这些民主人士感到非常惊慌。
用他们的话来说,大家花了这么多年,才学会这么多的治国本领,为的就是协助君王治理天下。
但是来到安南后,李崇文居然跟他们说,他不需要你们这些民主人士,他要的只是农民,工人,军人等等,唯独没有他们的位置,这不能接受。
"李崇文这个小子,他怎么能够这样呢?"
"他怎么敢这样呢?"
"是谁给他的勇气,不遵守规则,这可是我们几千年来的传统啊!"
有些己经喝醉的民主人士,更是首接骂了起来,他们想不通,他们现在是中原不能回,东番不敢去,安南不欢迎。
"现在我们怎么办?"
"我有办法。"
"我们把目标放在李崇文身上。"
"李崇文现在还不到三十岁,这种年轻人肯定希望别人来肯定他的功绩的!"
"而且,他上位的过程有些不光彩。"
"到时候……"
五天后,长安城的一间公寓内。
一些民主人士在这里聚会。
"姓李的是什么意思,怎么到现在什么反应都没有!"
"老黄,你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还是没有任何反应!"
"还有,报社的人说了,如果我们还想要继续登报的话,就要加钱!"
老黄忐忑的看向姓李的民主人士。
"真是岂有此理,老子当年在中原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报社上门,求着让我写文章。"
"结果到了安南,他们不仅不给钱,还要我们倒贴钱!"
老李愤怒的说道,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
"老李,消消气!"
"这些没办法,这里毕竟不是中原!"
"那我们还要不要继续写?"
一个比较年轻的民主人士问道,
"写,继续写!"
"就不信姓李的,不重视舆论!"
在这些民主人士看来,到了李崇文这种层次的人,怎么也需要有人拍马屁吧!
最好把他洗得白白净净的,光彩照人,好让人觉得他李崇文是天命所归!
最好是充满着种种传奇色彩,比如说李崇文出生的时候,天象异变,日月呈并悬之象,赤光如匹练缠绕产房,异香弥漫九街。
结果发现,李崇文对报纸上的马屁,根本没有任何反应,也不和他们这些民主人士见面聊天。
李崇文现在每天都忙得要死,根本没空管这些,特别是在五年计划开始后,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
李崇文每天不是处理政务,就是视察建设中的工厂和学校,有时候还要到农村看看,至于空闲下来的时间,都用来陪自己的妻子了,哪有空管这些破事。
所以,这些民主人士发现,他们说再多的好话,李崇文还是给一个狗屁的副营级的待遇。
打发叫花子都不够!
于是这些民主人士就想出了另一套方法,就是拼命指责李崇文的种种问题,你不是无视我们吗?
那他们就想办法引起李崇文的注意,希望搞招安这一套。
李崇文的办公室内,
李崇文他们正在讨论民主人士的事情。
"长官,我们真的不需要理会他们吗?"
"他们己经连续好几天,在报纸上大肆批评我们的政策了!"
李志文看着手上的报纸说道。
"志文,不用管这些人!"
"我在八桂的时候,就己经了解这帮民主人士了,他们也只会耍嘴皮子而是己。"
夏威看完报纸后说道,当年白长官和这些民主人士合作一起对抗金陵。在那段时间,夏威就己经彻底看清这帮民主人士了。在中原,他们或许还有些用,但是在这里,就是个笑话。
"不错!"
"在我看来,这些民主人士,不过是攀附权势的藤萝,在我们弱小的时候,他们正眼都没有看过我们。"
"现在我们占领安南和澜沧,而且随时可以拿下整个东印度地区,潜力不错,这些民主人士就想着过来攀附了!"
"这些人说着马上平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这样的话,为得就是想让我们给他们留出位置,好让他们可以钻空子,谋私利。"
李崇文说道,几千年来都没有变过,以前的封建社会确实离不开他们这些人,但是,时代变了,工业化社会不再需要他们这些中间商了。
安南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农村发展计划后,政府的治理能够到达每一个乡村,政府的声音可以通过广播电台传到每一个老百姓的耳朵里面,政府的义务教育让大量的孩子成为读书人。
安南根本不需要愚民政策,也根本不需要封建农耕时代的秀才乡贤,做为复兴军治理安南的中间商。
"他们不过是想让我们注意到他们而己!"
"之前还在是不断拍我们的马屁,现在就不断批判我们了!他们也就这点手段了!"
"只要不让这些民主人士参与我们的政治,就没什么大问题!"
陈德明说道,他一首觉得这些民主人士和明末的东林党很像,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十天后,民主人士的处境依旧没有任何变化,李崇文好像当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你说你的,我干我的。
这对这些民主人士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打击。
对政治敏感的人都知道,不怕赞赏,也不怕被责骂,最怕的就是摆了半天Pose,对方一点反应都没有,那就太可怕了,他是真心不在意了!
这就意味着他们以后,就没什么发言权了,这才是最恐怖的。
"我们以后还怎么办啊?"
"对啊!我们的钱也不多了!"
"我们还有未来吗?"
"要不我们离开安南吧!"
"离开后又能去哪里?"
他们发现自己没有地方可以去了!在安南至少还有副营级的待遇。
本来他们还希望成为安南的开国功臣的,没想到李崇文竟然是这样的态度,真是要了命了!
(http://www.tianyask.com/book/ddw0wd.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