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一百九十章 公孙瓒:感谢榜一大哥的大力支持!

小说: 忠心耿耿   作者:许君.
天涯书库 更新最快! 忠心耿耿 http://www.tianyask.com/book/jjdj0P.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

局势并不会因为许攸的震惊而转移,在他为公孙瓒亲自领着骑军的突然到来而惊异时,张郃已经在留下部队断后,准备撤军了。

这种战局已经没有打下去的必要了,要是那个所谓海公将军的这支黄巾军被杀散了,那张郃率队入城,定然能将公孙瓒此行无功而返。

然而此刻因为淳于琼被反困在城里,海公将军所部不仅没有被击败。

反而死死堵住了城门,致使张郃所部不得不在野战之中,遭受公孙瓒骑军屠戮。

眼下继续强攻这些黄巾军,腹背受敌的反倒成了他们自己。

无奈留下一队人马断后,张郃率军在公孙瓒的冲杀下,往章武城的另一处城门逃去。

然而步兵在骑兵的追杀下,其一路死伤自不胜计。

也就所幸逃过来时,于半路刚巧碰上了淳于琼先前命人从这些门出城,要来合军围剿黄巾军的部队。

这些人数量虽少,只得两三千人,但能在追杀途中,得生力军来援,总算为张郃部提振了些许士气。

况且此时此刻,所有人也都知晓,眼下唯一的生路,便是逃入城中,眼看畅通无阻的章武城门大开,随着张郃高呼。

“生路在前,唯有死战,众将士随我冲锋!”

当即在他的这一声呼喊之下,众军士山呼海啸般,爆发出惊人的速度,朝着他们自家的城池发起了冲锋。

终于,一番绝境冲锋之下,张郃部残军与刚被淳于琼派出来,甚至还没赶到既定战场的两三千人,一路杀至章武城中。

直至带着军师许攸一并逃入了城,张郃依旧未敢松懈半分,他紧紧盯着城门之外,匹马冲锋的公孙瓒还在那里嚣张的大笑。

“张郃小儿休走,速来与我大战三百回合,好让天下人知道,我公孙瓒也是河北名将!”

张郃:“......”

张郃那个理他呀,眼看公孙瓒的骑兵碾压着自家后军就要冲来,他的眸光前所未有的冰冷,高声命令这段时间收拢整合的弓箭手们。

“放箭!”

眼看着射程之中尽是自家弟兄,弓箭手们略一迟疑,换来的却是更加严厉短促的两声。

“放箭!

放箭!!!

违令者斩!”

张郃说着,亲自上前斩了一员犹犹豫豫不敢弯弓搭箭的箭手,顿时人头滚落,血流如注,严令至此,众人无不寒,

而张郃身边一众亲兵皆拔出了刀,目光冷冽盯着这些弓箭手。

甚至于其他已经逃入了城中的士卒们,也暗自窥伺着这一幕,眸光诡谲。

在死别人,还是死自己之中,其实并没有什么好犹豫的。

弓箭手们有的冷着脸,有的闭上了眼睛,但手中的箭矢却再无迟疑,朝曾经的同袍射入。

这样的弓箭来袭,对甲骑具装,冲在最前面,追的最紧的公孙瓒等人很难造成多大的杀伤。

但对于毫无防备,只想逃回城中的袁绍军剩余部队来说,却是致命而绝望的。

在这样士卒临死前不可置信的瞳孔里,倒映着的是来自曾经同袍的满天箭雨。

而有了这些人的死伤与躲避,原本疯狂涌入城门的人流,顿时为之一阻。

趁着这片刻的间隙,张郃当即立断下令,“关城门!”

这三个字是他近乎咬着牙喊出来的,然而根本不用他喊,眼看涌入城中的人流一断,那些已经入城的士卒们,自发就有人冲单操控城门的机括旁,一起转动枢纽。

当沉重的大门缓缓阖上,被关在门外的不仅仅是公孙瓒的马队,还有那些来不及入城的袁绍军卒。

然而所有人都清楚,一旦真让公孙瓒的骑兵重入城中,其势再不能挡。

届时不仅章武城必丢,所有人都还得再去和那些刀枪不入的钢铁怪物们厮杀。

可城门的这些人不想死了,那么只能请城外的兄弟们...去死了。

这也就是张郃反应迅速,在判断出被黄巾贼盘踞的城门,短时间内无法同行之后。

第一时间率军撤往最近的另一扇城门,否则真要在野外碰见骑兵,步卒的防御阵型一旦被冲破,几乎就是全军覆没,十死无生。

因为人是逃不过马的。

不过即便如此,短短时间的交锋,张郃所部一万五千人,也损失了近万人马。

其中一开始与黄巾军鏖战死伤近千,遇到骑兵袭击后,分三千人阻拦公孙瓒追击,三千人断后阻拦黄巾军,直至最后入城之时,将三千被公孙瓒碾上的后队抛弃。

仅此一战,来援渤海的张郃部与淳于琼部彻底被打断了军心脊梁,只能勉力据城而守。

也就蒋钦此行是来劫掠的,没必要替公孙瓒攻城,这才放过了这座“重兵”把守的章武城。

不过有公孙瓒和赵云领骑兵在附近,死伤惨重,军心溃散的张郃、淳于琼也绝不敢再轻易出城支援他处。

反而应该说整个渤海郡的袁绍军主力,都被关在了章武城。

于是海公将军又一次大闹渤海,轻易攻破了沿海的几座县城洗劫一空,将大船又装的满满当当后,飘然而去。

至于那些被黄巾劫掠后的城池,自然是如青州交给田楷一样,交给了公孙瓒占据。

县城之内,白马将军公孙瓒一边分发着米粥,一边指着他身侧如同一个标志物般矗立的赵云,向万民们介绍。

“他,便是黄天应元显圣道君的第五个孩子!

现在他带着黄天的意志,来相助于我,万民呐,你们当信我,因为我和你们一样信仰着黄天,你们口中的袁公,是我公孙瓒平生最尊敬的人。”

那可不得尊敬吗?又送钱粮,又送甲具,最后还帮自个大破了一次袁绍军,送了好些城池来。

这一刻,即便是原本打定了主意要当墙头草的公孙瓒。

在自家榜一大哥袁公的这番连番打赏之下,也觉得脑袋晕晕的,心中的天平不断倾斜。

反观此地百姓,在听说眼前这位发粮的将军,居然也跟他们一样信仰黄天,不由觉得亲切起来。

再加上在北方,白马将军公孙瓒抗击异族,保护边境的英名本就不小。

又逢此刻黄天应元显圣道君的第五义子当面,百姓无不目光紧紧盯着那一碗碗下发的米粮,高呼黄天,俯身下拜。

在那一声声对黄天应元显圣道君祈祷的祝词里,公孙瓒尽收渤海民心。

当这些事迹传回临近的章武城中时,张郃等人怎不大怒?

奈何上次章武城下一场大败,使他们失去了兵力优势。

眼下也只得据城而守,死死堵住公孙瓒继续进取入侵的路线,又哪里还敢出城与他的骑兵野战。

几人面面相觑,最终还是许攸长叹一声,“我棋差一着,反中了他人算计,这便和淳于琼将军回去向主公请罪,让他再增派兵力来援。

张将军你为人稳妥,此地防守就交给你了,已经丢了不少沿海县城,切记不可再让公孙瓒更进一步。”

张郃见局势突然糜烂至此,也只得无奈到了声“唯。”

淳于琼自知自己上次喝酒误事,贻误战机,更低着头不敢反驳。

与开始守株待兔的期待不同,几人各自分别,显得颇为消沉。

......

冀州,邺城。

“够了!吵吵吵,一天天的夜吵到明,明吵到夜究竟有什么用?你们到底想说什么?”

“主公啊!臣有一言不吐不快,请裁撤沮授,由郭公接管幽州战事。

公孙瓒不过强弩之末,沮授率八万大军陈兵幽州一县,初时连战连捷,数日便破一城。

可眼下方打至右北平郡一带,没来由就战事不顺。

三天两头这前线发来的战报不是说公孙军有新式军械,就是公孙军有新募骑兵来援。

靡费数日不见成果,依评看来,其必是养寇自重,要独揽幽州大权,自领幽州牧了。”

辛评说完,辛毗也赶忙接话。

“兄长所言甚是!

主公啊,沮公与城府极深,又深得人心民望,孰忠孰奸,您又怎能明辨?

便是他没有心怀鬼胎,主公也不得不防,便是派郭公去当个监军,督促战事也是好的。”

辛评、辛毗两兄弟说话之时,郭图只是低着头,始终不发一言,可明眼人都看出来,他们贯彻的都是郭图的意志。

没办法,颍川派这是着急了。

河北派的沮授在幽州执掌大权,以抗公孙瓒的军队,田丰在太行山一代执掌大权对付黑山贼,审配在青州以辅佐袁谭的名义同样握有极大的权柄。

甚至就连那个目空一切,瞧不起任何人,和两派人关系都不好的许攸都去渤海郡执掌大权,打黄巾刷功绩去了。

而他们颍川派还有什么呢?

有的是郭图前些天领兵出去转了一圈无功而返,灰溜溜的被许攸劝退了回来。

是!战事之时,大局为重的道理他们也知道,可眼下这个局势不对劲啊!

河北派全面执掌大权,再这样下去,哪怕袁绍打赢了,和他们颍川派又有什么关系?

而且这些人我一个算一个不是明确支持袁尚,就是有支持袁尚的倾向。

这样下去可不行,别到时候大局没倾覆,他们颍川派的小局先要倾覆了!

眼下他们已经是不争也得争!

此时此刻河北派说得上话,在袁绍面前比较有话语权的几人都不在的弊端就显现了。

他们虽然都外放出去执掌了大权,可在袁绍面前就没有能帮他们说话的人了。

于是面对麾下谋士难得的众口一词,说的居然是沮授要拥兵自重?

说沮授要自立,袁绍是不信的。

可眼下面对颍川派谋事们振振有词的劝谏,他也是不得不重视。

因为平衡!

自家势力内部的平衡一旦被彻底打破,他作为主公也必将遭受反噬。

况且他此前咬碎了牙往肚子咽,不顾一切凑出整整八万大军交给沮授,是信任他,指望着他能一举覆灭公孙瓒的。

此刻前面都打的好好的,一路势如破竹,偏偏战事打到一半,沮公与你告诉我,突然就打不动了?

闹呢?

心底既有疑虑也有烦闷,此时将郭图派去监军催促,似乎也是应有之理。

正在他思虑一番,微微颔首,要道一句“所言甚是”之时,之听殿外一人朗声大笑,缓步走来。

“鼠目寸光,才疏学浅之辈,也配在主公面前献策?”

人未至,声先到!

于殿外走来时听了这些许,原本自领着淳于琼来请罪,心情沉郁的许攸,已然高高仰起了下巴,一副成略在胸的架势。

他清楚的知道,因为自己上次去渤海多了郭图的权,此刻若是示弱请罪,必然会遭千夫所指,从此在袁营之中一蹶不振。

但眼下则不同!

因为沮授也在打公孙瓒一事上受困了。

显然在自己于渤海被公孙瓒击败之时,幽州前线上,公孙瓒麾下的大将严桐定然也在程昱的谋划下,给沮授添了不少麻烦。

那不就得了!

他沮授领着八万大军,攻公孙瓒麾下一员大将,尚且不能取胜。

我许攸正面牵制住了公孙瓒的亲自奇袭,以章武县筑起防线,硬生生将他拦在沿海几县,不能更进一步,分明是有功无过啊!

最主要的是,眼下为什么公孙瓒能突然强势,不仅在幽州抵御住了沮授的进攻,甚至还能外渤海郡发起奇袭反攻的核心情报,目下只有他许子远知道!

......

“鼠目寸光,才疏学浅之辈,也配在主公面前献策?”

随着这一声传来,殿内众人循声望去,便见许攸昂首挺胸而来。

惊见他回来了,几人不由愕然,因为那份有关渤海战事的军报,此刻尚且捏在许攸手里,他快马加鞭赶来,正是为了亲自将之递交袁绍。

毕竟没有比袁绍营中的这些谋士,更清楚袁绍善纳人言的品性,与周围这些同袍落井下石的为人。

倘使自己不在,军报先至,他许攸今个能不能活着回来都没个准数。

反正传送军报是需要快马加鞭,可他许攸就是军报本身,他忧心大事和传送军报的士卒同行而来,亲自汇报军情,谁又能说他的错处?



    (http://www.tianyask.com/book/jjdj0P.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
天涯书库 有求必应! 忠心耿耿 http://www.tianyask.com/book/jjdj0P.html 全文阅读!天涯书库,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