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青萍巷,少年读书人一一为小镇学童留下一本私家藏书。
最终,少年读书人停步在郑钱家门前。
门内,糙脸汉子注意到那位曹夫子,于是连忙放下手中活计走来。
“先生快进来喝杯热茶。”郑二招呼道。
屋内,那郑二的媳妇插着腰走出,一见是那位曹夫子拜访,连连脸上挂笑。
“哎呀,先生,你咋来了,中午就留咱家吃顿再走咧。”
曹珂一手端前,一手负后,笑着答应。
小镇餐食,多是素菜,荤菜少的可怜,究其原因,便是山上有仙,禁山锢泽,凡人不得入山猎兽。
饭桌上,糙脸汉子挠头笑道,“粗茶淡饭,招待不周。”
曹珂摇头笑着回应道:”人间烟火,最暖人心。“
这一家人听不懂,于是纷纷附和。
少年读书人看着啃着馍馍的郑钱,知道这是为了给自家先生让菜吃嘞,只是不知为何,曹珂心头有些许酸楚,他回想起很多年前,中土神洲有个住在陋巷的读书人粗茶淡饭,寒窗茹苦,在考取功名后,便命不久矣,为了吊着一口命,那少年读书人不得不辞官返乡,在机缘巧合下,他通过某本残篇道书步入修行路途,而后又以百家之长,壮肥自身,愣是东拼西凑出一条修行大道,别开生面。
“先生?”郑钱讲道。
“先生是想起什么伤心事吗。”郑钱问道。
那妇人立刻捂住自家儿子的嘴巴,“我家儿子说话没有分寸,冒犯先生,实在对不住。”
曹珂反应过来,以袖角擦拭余光。
“无妨,确实是想起某些事,这上了年纪,老容易触景生情,无病呻吟。”
少年自嘲一顿后,便对孩童说道:“郑钱,先生这边有份礼物要送你。”边说着,少年读书人便从袖中拿出一本手抄,这本手抄是少年曹珂习读儒门经典所著见解,虽无他的学问杂糅各家,但专精一门,其中学问,不比那些王朝方士大儒差到哪里去。
见状,郑钱懵懵懂懂地放下馍馍,那稚嫩的脸庞上早早有了茧子,他双手接过自家先生装订的书本,就像多年前,中土神州某位读书人接下自家先生的文脉传承一般。
而后,曹珂语重心长道:“少年郎,多读些书是好处,但也不可死读,莫要只为出仕而读,要为天地,为生民,书上某些话,自已觉着不对,便亲自去人世间走一遭,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才知此事要躬行。“
曹珂左右斟酌自已的话,又感觉稍稍不妥,谁说少年就该读书走路了?
于是,少年读书人拍了拍自已脑袋,觉着刚刚自已的道理讲歪了,讲不对了,得纠正一下,于是少年读书人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沉声道:“若是感觉如今看不下书,想去务农经商,小富即安,也是未尝不好,毕竟世间百态,人间万业,各自其职,浑然天成。“
郑钱呆呆地点头,他只觉自家先生今日很奇怪,像是一位垂死老人在交代后事一般,他想问,但又怕自家先生藏着掖着,更怕自家娘亲的竹鱼伺候,便不敢问。
曹珂放下碗筷,正了正衣冠,悠悠起身,他最后与这家人告别,转身离开。
事后,郑二觉着不对劲,出门追了上去。
“先生。”郑二在曹珂身后大声喊道。
少年读书人停下脚步,却未曾转身,他保持一手端前,一手负后之姿。
那糙脸汉子挠了挠脑袋,抱拳说道:”十年春去秋来,画地为牢,先生早已无愧君子名号,更对得起心中圣贤道理,小镇百口人家,大都为凡人,看不懂这仙凡之争,只知自家安乐太平,却不知是受乘荫之福,他们不知先生艰辛,但我郑二心知肚明,吃了十年太平饭,自知能力轻薄,自是不能为先生做些是什么,但我郑二向先生保证,哪怕世人如何抨击你的文章,如何谴责您所属文脉,我郑二,只要打得过,必然与之不死不休。“
曹珂莞尔一笑,轻松侧脸,道:“郑二,你是个好丈夫,既生得男儿七尺,一身拳意浓烈,那便要替妻儿,护一世周全,而不必为一个名声早就臭的腐儒,消磨气力,不值得,也没必要,这些时日,你争取快些搬离此处地界,我会看紧一些,待到出了西境,自有太平安乐。”
说罢,少年读书人转身离去,留下一脸钦佩,却有些落寞的郑二。
(http://www.tianyask.com/book/tddPPP.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ianyask.com。天涯书库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tianyask.com